【明報專訊】就13 歲男童張睿霆頸椎矯正手術後的死亡事故,屯門醫院昨日再向家屬提供新一份報告解釋,男童雙親昨與院方會晤後拒收報告,指出新報告非旦沒有承認醫生在手術後即時拔喉是錯誤決定,同時不斷強調手術之迫切性,報告中披露醫護在手術前根本沒有替男童的睡眠窒息症作診斷,便把他送上手術枱,男童於手術後拔喉,死於氣道阻塞。另外,警方已開始就事件向院方錄口供。
男童母悲慟暈倒
男童雙親昨日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陪同下,與醫管局新界西聯網總監盧志遠等會晤近兩小時。3人會後舉行記者會表達不滿新報告,男童母親鄭妙華在記者會尾聲談及兒子死去後「時間恍如停頓」,因悲慟及激動過度當場暈倒,要送入屯門醫院急症室治理。
協助男童家屬的立法會議員湯家驊透露,警方已開始向屯門醫院錄取口供,估計已啟動死因裁判程序,排期最快要6至8個月,下一步是等海外專家報告,但他認為報告不會有突破結論,據知保險公司已介入事件。院方稱兩星期後海外專家會提交報告。
父指摘醫醫相衛
張睿霆的父親指摘屯門醫院的報告醫醫相衛,新一份報告表面上較上一份報告詳盡,但報告提及的搶救過程,與上一報告的時序、內容和家人記憶,均有相當大的出入,令家人更難知道搶救過程發生何事,他認為最新一份報告只是用來築起一道更高的圍牆,令人更難看清真相。
斥新報告築更高圍牆
湯家驊說,院方雖然懷疑男童有睡眠窒息症,但未有為他進行睡眠窒息症測試,也沒有為男童作詳盡風險處理方案。醫護決定為男童拔喉一刻,院方並無詳細檢查病人氣道有否阻塞或腫脹,承認只表面看病人眼耳口鼻,便作拔喉決定。
湯續指出,搶救時院方各人手忙腳亂,報告內時序不清,在場者集體失憶。
屯門醫院昨日發表最新一份報告的摘要稱,兩名麻醉科醫生評估過睿霆沒有頸短或下顎向後縮等誘發睡眠窒息之風險,故評估他可接受手術。摘要又指醫生發現睿霆在拔喉後呼吸有雜聲,麻醉科醫生即時為他治療。在拔喉後最初30分鐘,男童清醒,血氧飽和度正常,臨牀觀察和診斷顯示毋須做氣道開孔插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