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股民怕過夜 輪證佔比新高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20日 21:59
2011年10月20日 21: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生意淡薄,不如賭博」,這正是港股近期表現的最佳描述。外圍好壞消息紛陳令股市波幅甚巨,股民吸納正股意欲低 ,擔心持貨過夜外圍消息突襲,改以「即日鮮」方式炒賣,衍生工具成交顯得更活躍,昨日窩輪及牛熊證共錄得237億元成交,佔大市總成交的41.4%,是牛熊證面世以來最高的比例(見表)。

法興數據顯示,第三季牛熊證成交之中,炒即日鮮(即不存倉過夜)的比例達總成交的99%,法興環球股票產品策略師蔡秀虹表示,在10月的情况繼續以即市買佔大部分,而就算是炒「即日鮮」,投資者賺取的幅度亦十分小,不少人賺2、3個價位便獲利,或者蝕了2、3格,勢色不對便沽貨離場。

賭性強烈 稍有動靜即沽

渣打股票衍生及中介銷售部認股證銷售董事翁世權表示,散戶投資變得非常短線,賭博心態強烈,這反映市場氣氛十分脆弱,股民未有長期持有正股的信心。他又指出,買賣牛熊證不用付印花稅,對頻密買賣的投資者的成本較低。

近期股市容易受外圍新聞刺激而大上大落,萬一晚間的消息令翌日恒指大幅開高或開低,其牛熊證在可以持倉可以即時被「打靶」,故券商都指投資者變得審慎。

昨日窩輪及牛熊證分別錄得101億元及136億元成交,總數並非特別大(2008年2月18日兩者總成交逾300億元),但由於正股交投薄弱,兩種衍生工具合共佔大市成交41.4%,創牛熊證面世以來最大比例。有關數字的歷來五大之中,有兩次在2008年1月和2月,另一次在2011年6月,事有湊巧都是大跌市的前夕(見圖)。

2008年3月美資投行貝爾斯登財困,在政府幫助下被摩根大通收購,收購之後港股曾大跌。而2011年8月又因美國被調低主權評級及歐債危機升溫而觸發小股災。

兩熊證成交額 排第二第三

昨天有兩隻熊證高據成交榜第二、三位,分別有11.3億元和10.8億元的交投,僅次於工行(1398)的13.2億元。窩輪方面,昨日恒指相關窩輪錄得51.1億元成交,單日增加15%,佔窩輪市場總成交的50%。國指相關窩輪成交更急增2.4倍至2.9億元,佔整體窩輪市場總成交的3%,是第6活躍的窩輪相關資產。

券商:正股投資者多屬沽貨

昨日衍生工具以外的成交淡靜,僅337億元,是9月9日以來最少的一天。輝立證券基金經理李國璇表示,內地銀根緊絀,股市缺「北」水之餘,加上後市「十分難睇」,他的客戶最近也是賣出為主,為手上的「蟹貨」鬆綁。

明報記者 張令陶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