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他們擁有領先者的同一問題——自大、具侵掠性和形象冷漠。」法國文化雜誌《Liberation Next》月刊編輯威克(Olivier Wicker)這番話,正是法國文化界對LVMH形象的寫照。惟過去幾年金融海嘯與債務危機浪接浪,全球奢侈品市場也受到打擊,不少奢侈品牌都要放下「高貴身段」力求親民。威克直言LVMH開放日「是好意念,它如能友善待客,令客人賓至如歸,那會很有效」。
LVMH上季銷售額增18%
LVMH 2009年的盈利,比對上一年下跌13%。雖然受惠港澳、內地和日本銷量上升帶動,LVMH昨公布的第3季度銷售額增長18%,但歐美經濟疲弱始終在拖後腿。LVMH總裁阿諾特(Bernard Arnault)指出,金融危機後,消費者花錢變得更謹慎,而「親民」正是奢侈品牌出路之一——放低姿態,努力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推apps開拓互聯網市場
事實上,曾視電子商務如洪水猛獸的各大奢侈品牌,現在也以開放態度對待互聯網。LV和D&G都把時裝騷搬上網,社交網站facebook和Twitter上亦可見各奢侈品牌的資訊。香奈兒、D&G和Fendi等亦相繼推出智能手機軟件,提供品牌資訊,更發布最新一季時裝,使用者甚至可直接向設計師提問。從愛馬仕(Hermes)、LV到卡地亞(Cartier),奢侈品牌在各自的主打產品外都推出了入門級產品。然而,「訂製」、「限量」產品帶來的身分感,正是消費者趨之若鶩的,如何避免親民之餘產品變得「平凡化」,成為企業難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