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學前幼兒肥胖問題已惡化,衛生署最新數據顯示,每5個4、5歲幼兒便有一個接近過重或已經超重,比率較4年前急升逾三成,飲奶過多搞亂正餐令飲食失衡是其一致肥元兇,惟多達四成兒童每天飲奶過量,更令人關注是,逾半數4歲兒童仍用奶樽飲奶,確保一滴不漏全吞進肚裏,容易愈谷愈肥。
高一米 重20公斤屬肥胖
衛生署本年初在母嬰健康院取得的1637名4、5歲幼兒身高體重指標(BMI),即體重(公斤)/身高2(米),再以「世衛兒童生長標準」分析,發現15.8%兒童屬於「可能有過重風險」類別,5.74%屬於過重或肥胖。相對2007年同類調查中,11.92%屬「可能有過重風險」,4.36%屬過重或肥胖,明顯增加。以1米高男童為例,若體重逾17公斤(約37.5磅)已屬接近過重,達20公斤(約44磅)則屬肥胖。
針對本港幼兒漸趨肥胖危機,衛生署去年已展開調查,了解家長餵養幼童和嬰幼兒飲食情况。雖然署方建議,1至5歲幼兒每天不應飲用超過360至480毫升奶,若有進食鈣質豐富食品如豆腐、綠葉菜等,飲奶量可再減,但母嬰健康院09年以2歲及4歲兒童為對象的先導研究發現,每天飲奶逾360毫升的2歲及4歲兒童,分別有47%和31.1%,每天飲用逾600毫升奶者,則分別有18.2%和7.4%。
專家﹕2歲童可飲低脂奶
其中在4歲兒童中,逾半數仍用奶樽飲奶。衛署引述最新國際研究指出,持續用奶樽飲食直接增加肥胖可能高達三成,原因可能與奶樽可致飲奶量過多有關。幼聯註冊營養師陳國賓不諱言,不少本港家長會在幼兒正餐外,再添一支夜奶令其攝取更多熱量,若使用奶樽,幼兒更享受「歎奶」,「家長總傾向開多一點奶,幼兒整樽飲清。」
他說,其實2歲以上兒童已可飲低脂奶,但家長若用奶樽為子女開嬰兒奶粉,從中攝取的脂肪和糖分更多,「現代家長太愛惜子女,年齡漸大仍給他們坐嬰兒車代步,令他們活動量更少,更易肥胖」。香港母乳育嬰協會主席黎黃佩嫦更促請,政府應禁止奶粉商賣廣告,叫家長選用高營養奶粉,解決兒童偏食問題。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