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出口業寒冬在所難免,香港貿發局總裁林天福指出,今年本港出口額增速急煞車,港商須及時細化產品策略,針對仍具增長潛力的市場調整設計方向。
出口額升因價格上漲
林天福表示,貿發局維持全年出口額增長12%的預測不變,但他亦提醒說,增長主要反映成本上漲導致的價格上揚,而出口總量相對較弱,表現平平。
香港出口增速放緩之快,年中就已顯現。林天福舉例說,今年首3個月,出口貨值增速仍企穩在25%的高位,但到6月底已顯著收窄10個百分點至15%,直至8月更倒退至13%。如此說來,未來形勢不容樂觀。
當被問及明年會不會差過2008年海嘯時,林天福表示,面向成熟市場的壓力已難以避免,僅從上周日(16日)剛剛落幕的香港電子產品展來看,雖然整體海外買家人數較上屆仍增長9%,但美國買家已脫離採購行列,成為唯一一個出現4%負增長的國家。
電子展買家獨美國減少
據他觀察,國際買家採購習慣轉向亦突出,表現為偏好耐用且有價格優勢的產品,「就係要買便宜啲,要慳用啲。」然而對於一向主戰中高端市場的港商來說,這無疑是一大挑戰。不過,林天福說,也有廠商可以跑出價格戰漩渦,例如一些有設計感和新技術元素的產品,在展會上的表現仍然搶眼。
林天福還為出口企業提出3點過冬建議。首先,廠商在產品結構上要更有針對性,例如美國的銀髮退休人士、嬰兒用品、寵物及環保產品仍極具開拓潛力。
產品宜針對客群 建立品牌
再者,出口轉內銷上,貿發局會繼續鼓勵並協助企業建立自家品牌。他稱過去3年的努力初見成效,但也愈來愈體現廠商雖然財力穩健,但風險控制仍需改進。對此,貿發局會在明年推出針對高檔市場、規模精簡的展會,專供內地品牌推廣。
最後,以印度、土耳其和巴西會主力的亞非南美市場,仍不失為平衡風險的一大砝碼。林天福強調,全年出口仍有雙位數增長,正體現了新興市場後勁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