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污水廠增再造水設施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18日 05:59
2011年10月18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兩招節省食水,包括海水化淡和污水重用,發展局長林鄭月娥上周出席立法會會議時,強調並非東江水不可靠,香港作為珠三角的其中一員,應盡責自行研發新技術開拓新水源,但要面對成本較高的問題。

再造水不會混入食水

「再造水」的意思,就是相對一般排入大海的污水,以更嚴謹的處理,令污水回復清澈、無味及可供安全再用,並成為供水系統的一部分。水務署會設獨立供水系統運輸再造水,用於非食用用途,如冲廁或灌溉植物。

水務署2005年曾作分析,「逆滲透」是目前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淨化水質技術,其他以蒸餾為主技術的成本較逆滲透分別高出1倍及1.4倍。該署先後於屯門和鴨脷洲興建小型海水化淡廠試驗,證實技術可行。

事實上,本港多間污水廠已加設生產再造水設施,以沙田污水廠為例,首先以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物質,並以紫外光消毒,然後經過濾系統隔去直徑逾0.03微米的雜質(1微米等於百萬分之一米),最後以逆滲透薄膜,過濾直徑逾1納米(1納米等於10億分之一米)的物質如病毒和鹽,成為再造水。港府利用逆滲透技術進行海水化淡和生產再造水,但成本存在差距,原因是海水化淡要求較高,需要消耗較多能源,以達到飲用標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