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上演佔領華爾街山寨版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17日 05:59
2011年10月17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華爾街的抗議還在持續,一場山寨版的「佔領運動」又在內地上演。因收費規則修改遭到抵抗,內地最大的B2C(商業對客戶)電子商務平台淘寶商城連日來受到數萬名自稱「中小賣家」的網民集體圍攻。伴隨着衝突的不斷升級,雙方分別被扣上了「網路暴力」和「打壓中小企業」的「大帽」,但比鬧劇更值得反思的是,官方在電子商務領域撿芝麻丟西瓜的混亂思路。

網路圍攻 「散戶」魚死網破

淘寶商城10日發布新規稱,2012年起,向商家收取的年費將從現行的每年6000元(人民幣.下同)調整到3萬元或6萬元兩檔;保證金亦從現行的1萬元,調整到1萬元至15萬元不等。

對新規不滿的中小商戶迅速成立了「反淘寶聯盟」,但其市場規模根本不被淘寶放在眼中。於是乎,從11日晚間開始,數萬名「中小商戶」開始向平台上的大商戶發難,試圖魚死網破,逼淘寶就範。

購買、給差評、退貨,從技術上看,這種手段類似於用大量垃圾資訊阻塞網絡的黑客攻擊,從戰術上說,攻擊無辜同行的做法和恐怖分子襲擊平民的思路如出一轍。

目前,已有大型商戶被迫停售產品,淘寶方面也向警方報案。如事件進入司法程序,聯盟可用的武器就只剩下對淘寶「飲水不思源」的道義指摘。

面對攻擊,馬雲日前發布微博稱,做商人難,建立商業信任體系難上加難,但選擇了就必須去做。雖然這位一手導演支付寶股權轉讓的商業明星的誠信度受到各方質疑,但他的微博切中要害。

資費提升 淘寶一石多鳥

在網上,人們願意花錢的首要因素就是信任。淘寶商城的盈利模式,就是用自身品牌為商戶提供有償的信譽擔保。由此看來,馬雲新規一石多鳥:提高技術費,可提高門檻,將更可能欺詐的小店舖擋在門外;增加保證金、「零容忍」等政策,將增加淘寶對商城內店舖的威懾。最關鍵的是,目前「拍拍」、「有啊」等同類B2C平台競爭力有限,在缺乏替代品下,用戶出走可能性較小,意味着淘寶只會更加賺錢。

電商監管 官方任重道遠

在官方全力化解溫州借貸危機之際,淘寶的做法易被扣上打壓中小企業帽子,但新規並不涉及免費的「淘寶集市」。小商戶鬧事並非因為山窮水盡,只是不願意回到集市再過依賴交易紀錄和用戶好評積累信譽的苦日子而已。

商務部電子商務和資訊化司負責人11日就此各打五十大板,要求淘寶回應商戶訴求,同時要求商戶循合法途徑表達。有業內專家指出,該反思的還有監管機構在網路信任體系建設方面的不作為,特別在電子商務步入轉型期關鍵時刻,官方應將注意力放在基礎性制度和服務的提供上,而不是急着摘果子。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