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改革見效 新秀麗可小注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17日 05:59
2011年10月17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半新股新秀麗(1910)上市後首份業績欠佳,盈利倒退46.6%至1638.7萬元(美元.下同),每股盈利0.8美仙,與上市時預計截至12月止全年盈利最少達6420萬元,雖然全年未過去,但上半年業績與預測差距頗大;再加上市况疲弱,股價亦拾級而下。

筆者認為,論往績,新秀麗相當一般,銷售未見理想增長,成本壓力亦大,但始終是行業中的龍頭,品牌亦有價值,上半年新興市場增長亦強,以當前約2倍市帳率來說,不妨小注。

新興市場增長強 市帳率僅2倍

新秀麗上半年業績欠佳,一來終止了Lacoste及Timberland兩個授權協議,二來上市費用亦涉及額外成本。根據公司的調整後數字,撇除特殊項目的核心業務,銷售淨額增長40.8%,經調整後EBITDA增長40.1%至1.18億美元,而經調整淨收入則增長20.6%至6670萬美元,實際情况似乎並非太差。

若回顧08年至今,集團業績每年均有重大變化,若非商譽減值便是重組開支,今年則有終止品牌和上市開支,特殊開支已成為慣例。有此感覺相當正常,但說到底,新秀麗是全球知名品牌,在行李箱之中亦是龍頭,經過近年的業務改革,公司在收入增長開始見到改善。

百年品牌 增長潛力吸引

以上半年為例,公司於亞洲的銷售淨額按年增加50.1%,其中中國、印度及韓國的業績收益分別增長55.7%、52.7%及71.3%。公司其他地區的業績亦增加,於北美、拉丁美洲及歐洲的銷售淨額分別上升31.9%、34.3%、23.1%。亞洲佔比由32.3%升至36%,連同拉丁美洲,合共佔比達43.8%,具備較快的增長基礎。

按產品類別劃分,旅行產品銷售淨額增加40.6%至5.6億美元,佔總體銷售淨額的比例達四分之三。商務產品銷售淨額增加76.5%至9040億美元。撇除Lacoste及Timberland外,休閒產品銷售淨額增加29.8%至3,920萬美元。

另外,新秀麗固定成本不多,生產以外判為主,彈性高,資產主要為商譽、存貨、應收帳、現金等,財務壓力不大,再加上毛利率高達55%,盈利對經濟周期敏感度亦較低。

論現金流,期內經調整後EBITDA達到1.18億美元,假設上下半年相若,則全年達到18.4億港元,以公司6月底止持有淨現金8370萬美元,市值則約為163億港元,回本期約為8年,考慮到公司的百年品牌,以及尚有增長潛力,有一定吸引力。

明報記者 張兆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