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近一個世紀歷史的普拉達(1913,Prada),在6月上市時披露八成產品為代工生產,旗下僅有11家自營生產設施,480家製造商中部分並非位於意大利國內,但仍標榜「意大利製造」,惹來非議。Prada管理層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集團現僱用的480家外判製造商中逾390家位於意大利,其餘位於亞洲及其他歐洲地區,強調外判生產程序有效提升集團靈活性。
Prada副主席兼執行董事Carlo Mazzi在意大利接受訪問時稱,外判工序有助集團的生產靈活性,由於近八成產品為代工生產,如遇上經濟逆轉甚至衰退,要減產亦沒有問題,雖然原材料供應商及製造商會受到較大衝擊,但集團可靈活處理產量。
稱外判工序 增生產彈性
Mazzi指出:「在2009年金融海嘯時,雖然受經濟環境影響,營業額有所下跌,但毛利率反升,反映Prada在營運上有彈性。」他稱,由於八成產品為外判生產,加上公司財務狀況良好,就算遇上經濟轉向,都不會對公司帶來負擔。
自營廠只造樣版 供時裝展用
記者參觀Prada旗下自營生產設施,主要是負責製造樣本供時裝展用,時裝展舉行後,買家會訂貨然後生產,外判生產商便會依照Prada提供的樣本生產,亦有部分在Prada旗下自營生產設施製造,例如自營的鞋履生產線,每日可製造1000對鞋。管理層並指,公司旗下11家生產設施的員工薪酬較平均水平高。
Prada表示,旗下皮具產品及鞋履全為人手製造,外判生產商會以同一步驟生產,集團聘請170名員工作品質監控。
Prada旗下11家生產設施僅佔兩成的製成品,其餘八成產品已外判生產,與450家原材料供應商及480家製造商合作。香港上市公司九興控股(1836)亦為Prada代工製造鞋履,Prada表示由於意大利主攻製造皮鞋,較少製造帆布鞋技術的生產商,因此由九興代工。
Prada上市時對於「非意大利製造」的指控,表示部分產品雖由內地生產商製造,但來料、組裝、最後加工等都於意大利進行,這些產品只有兩成於內地製造。
另外,Prada維持未年3年,每年增加80家直營店計劃,其中亞洲約佔25家,單中國就會年增10家分店,整體Prada及Miu Miu的分店各佔一半。對於一直困擾Prada的稅收問題,Mazzi表示要待香港與意大利達成豁免雙重徵稅安排,不過仍需時間處理,非一時三刻可解決。
明報記者 羅湋楠 意大利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