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失意官員獲國企肥缺補償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17日 05:59
2011年10月17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在江蘇進行的新一輪官場調整中,連雲港市委書記的王建華因臨近60歲大限卸任,因副省級職位緊缺,未能更上層樓,但卻獲委任江蘇銀行黨委書記這一「肥缺」,每年可穩拿200萬人民幣年薪,「關係」掛在江蘇省沿海開發辦公室任副主任,保留公務員身分,兩頭的「好處」都沒少。

調銀行拿200萬年薪

據知情人士披露,此番安排屬無奈之舉,實在是因為人大、政協「確實沒有位置」。不過,當地民眾表示,一年200萬年薪「拿得踏實」,還可免去受賄的風險。

在內地,屆齡官員的「善後安置」若「官場失意」,卻獲商界「肥缺」的例子屢不鮮見。實質上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一種補償。4月卸任的江蘇宿遷市委書記張新實亦為其中一例,他在卸任市委書記的同時即以江蘇省蘇北發展小組副組長的身分兼任江蘇省交通控股公司黨委書記。也是掛着公務員的身分,去國企享受高薪厚祿。

亦有調職致抑鬱

上月官方稱因「患抑鬱症」而溺水身亡的遼寧省農村信用聯社主任袁衛亮也是「官改商」的「典型」。 曾任遼寧省財政廳副廳長的袁氏,曾任鐵嶺市常務副市長。因失意官場,今年3月起改赴商場。當地民眾猜測,年僅47歲的袁衛亮畢竟年輕,早早從官場敗下陣來心有不甘,因此便「抑鬱」成疾。不似王建華、張新實等年齡已經「見頂」的官員,即便未如願升官,但能有高薪待遇,心理較能平衡。

程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