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銀監出手 整治影子銀行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16日 05:59
2011年10月16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央緊縮銀根後,內地銀行的信貸增長大幅萎縮,然而過往一年,銀行卻大量推出理財產品等金融衍生品,開拓成變相借貸渠道。由於此類被形容為「影子銀行」的理財產品,大部份未有計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內,導致資金流向不受監管,惹來各界憂慮風險難控。主管銀行業監管的中國銀監會,近日即發出文件要求銀行在1個月內全面清理,並要將各項理財產品重新計入資產負債表內。

有港資銀行中國區財富管理業務負責人昨日向本報透露,銀監會文件已在近日收到,通知銀行關注理財產品的風險。文件的系列通知中最惹人注目的,是要銀行嚴格制定理財產品的會計標準,制止以往各銀行慣用的「資金池」做法。所謂資金池,亦即銀行賣出的理財產品所收到之資金,並非專款專用於特定投資,而是與其他理財產品所得資金集合成「池」,再混合投資於不同投資項目,此舉做法可讓銀行更靈活配置資金。

每項產品獨立核算 成本大增

銀監會的文件要求,各銀行要在1個月之內全面清理各項理財產品,將每個理財產品計劃單獨核算。不能達標的銀行將被禁止發行新的理財產品。銀行業人士認為,內地大部分銀行現時處理理財產品的做法,都是運用資金池,一旦叫停並要每隻理財產品獨立核算,涉及面將甚廣,「不單是功夫要做多好多,更大問題是成本增加後還是否有利可圖。」尤其現時主力靠理財產品維持業績增長的銀行,壓力更大。

根據瑞銀統計,本港上市銀行,招行(3968)及中信行(0998)等中小型銀行的理財產品業務佔比較高,當中招行的理財產品佔存款總額的比例高達12%。

投資產品須列入資產負債表

除了對理財產品的資金運用提出要求外,銀監會的文件還對銀行今後發行理財產品提出限制,據《道瓊斯通訊社》引述消息人士稱,銀監會要求銀行的理財產品資金未來不得用來整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存貸比和準備金覆蓋率等關鍵風險控制指標。投資於貸款的理財產品,亦必須將該會計項目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銀行亦不得利用發行短期和高收益率產品吸引存款。

不能以高收益短期產品吸存款

有歐資證券行分析員預期,銀監會的新規定將會打擊理財產品的發行,對中資銀行的業務增長肯定有影響,但若新規可以真正落實,銀行未來的壞帳風險得以控制,反而是好事。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