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金磚國之父:中國通脹若受控 風險消失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15日 05:59
2011年10月15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內地宏觀政策持續緊縮,加上下半年歐美前景堪憂,市場對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擔憂聲不絕於耳。對此高盛資產管理主席、有「金磚國之父」之稱的奧尼爾(Jim O'Neill)卻完全不認同,相信中國即將實現軟着陸,「增長放慢是政策人為壓制的結果,一旦通脹得到控制,很多風險和擔憂會自動消失」。

料明年通脹3.1% 較普遍預期樂觀

奧尼爾昨日作為演講嘉賓,出席俄鋁與科技大學合辦的校長論壇。他認為,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通脹數據顯示,中國的通脹正在下降,預計明年的CPI可回落至3.1%,較市場預期的3.9%樂觀。對於今年經濟增長放慢,他表示不感到意外,「因為這是當局故意把數字壓低的結果」。他指出,以房地產行業為例,的確有可能有些房地產貸款爆煲,這反映過去2年當局希望阻止樓市泡沫擴大、以避免如歐美般出現衰退。「所有問題都是政策人為造成的。」

不認同內地消費偏低

他表示,中國未來維持7.5%左右的增速已經足夠,因為依靠低增值的出口帶動的日子已完結,即將踏入的是增長質量重於數量的階段。他認為,未來消費及城市化將成為繼續推動增長的動力。

奧尼爾指出,外界對中國消費偏低的說法並不正確。去年消費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約33%,他預計,「只要維持相若比例,例如35%,至2020年消費的總規模便可達到5.6萬億美元,相當於德國的消費水平;若屆時比例升至45%,則消費總規模將達到7.2萬億美元,接近日本。」

他認為,歐美經濟衰退對中國某種程度來說是好事。「至少能讓當局明白,中國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裏(指依靠內需),而不是歐美。」

對於外界質疑中國經濟過度投資,他駁斥,「很多歐美專家學者,只會用傳統的思維看問題,以為建造的樓房無人居住,便是泡沫的象徵,因而有所謂的鬼之城(Ghost City)之說,其實他們並不明白城市化有多重要。」他認為只要中國城市化進程持續,經濟便可維持快速增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