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目前本港容許外地大學生來港交流,施政報告提出,研究本地和外地大學的副學位學生也可推行交流生計劃,互相到彼邦交流,其中內地副學位生一直渴求來港交流,有信心政策盡快開綠燈。政府同時宣布為「開辦課程貸款」加碼20億元,容許自資學位院校貸款建宿舍,為國際化做準備。
政府消息指出,內地不少職訓和大專高校學生有興趣來港作交換生,惟現時本港並無對應渠道接收。政府期望副學位院校成為對口的交流機構,並先與內地有關院校建立網絡,待政策出台後可更順利推行。
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長阮博文表示,該校僅小量學生有機會到內地或海外進行數天至個多月不等的短期交流,歡迎政府推動副學位交換生計劃,屆時副學位學生便可到海外交流,海外副學位生也可到香港體驗。他坦言有關費用「羊毛出在羊身上」,自資院校難以像教資會院校一樣,分擔龐大的學生出國費用,期望政府在推動政策時提供充足配套及資源。
恒生管理學院校長崔康常對建議亦表示歡迎,期望政府在起步階段負責統籌,牽頭聯繫各地院校;同時給予院校充足時間統籌宿位和學分轉移等配套。
副學士生:寧留港衝刺學業
不過有副學士生卻認為,恒常交流機制意義不大。港大專業進修學院副學士一年級生池卓龍直言:「副學士生一般以進入學位課程為最大目標,即使可轉移學分,亦未必會為區區一個交流計劃,放棄在港衝刺學業﹗」他續稱,如順利銜接至學位課程,尚有大量機會到海外交流,毋須急於一時。
貸款自資校建宿舍
另外,政府將容許自資學位院校申請「開辦課程貸款」作興建宿舍之用,明愛專上學院院長關清平認為,此舉有助自資院校招收外國學生,推動私立大學發展。他續稱,校方正草擬競投將軍澳用地的計劃書,日內將商議是否會在計劃書中新增興建宿舍的建議,初步預計將興建1000個宿位,為學生提供「四年一宿」保證。
■ 施政報告 新聞專輯
specials.mingpao.com/policy2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