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施政報告提出多項長者福利和扶貧措施,但有學者和社福界代表均批評政府提出的措施,無助改善長遠貧窮問題。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直指政府的扶貧措施「文不對題」,派糖免租及綜援發放「雙糧」都是短暫紓困措施,又指政府視新居屋調節樓價工具,無助社會階層流動。
倡現優惠補助偏遠居民
周永新認為,施政報告提出的扶貧措施,顯示政府思維不變,只着重經濟發展,是錯誤決定,指生果金的「廣東計劃」未必能夠吸引本港長者到內地定居,「醫療未必夠香港好,長者不會因為每月1000元津貼返內地定居」。
至於長者和殘疾人士交通優惠,周永新認為可改變長者生活模式,社區流動更大,亦有助刺激消費。他不擔心政府承擔所有補貼車費差額,「政府出得起就無問題,建議運輸機構將現時出資提供優惠,轉為補助偏遠地區市民車費」。
無助在職貧窮N無人士
身兼關愛基金委員的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批評,政府主動推出補貼長者交通優惠,反而「益咗公共事業」,又指政府用「舊招」免租派津貼,無助正輪候公屋的「N無人士」,認為曾蔭權並非繼往開來,而是因循守舊。
社聯業務總監蔡海偉亦指施政報告欠缺在職貧窮及對「N無人士」支援,認為政府應盡快檢討全民退休保障。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