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參議院通過「人民幣匯率案」,雖然議案要落實還要經眾議院表決、奧巴馬簽署,而控制眾議院的共和黨暫不傾向表決,但中國的擔心並非無因。自從民主共和兩黨今年8月拖至最後一刻才通過提高債限,顯示兩黨政爭已白熱化,加上明年是大選年,人民幣很可能成為明年大選的炒作議題。《金融時報》昨便引述專家稱,不能排除共和黨眾議院明年初可能以某種變通形式通過法案,給奧巴馬送上一個燙手山芋。
雖然美國輿論質疑議案是否有效,但選舉政治氣氛已壓倒一切。支持自由貿易的共和黨對議案立場曖昧,在該黨眾多總統參選人中,只有佩里反對法案。眾院議長博納雖然形容法案危險,但共和黨眾院第二把手康托爾(Eric Cantor)昨稱,奧巴馬應就法案先表態。當民主黨中人都把人民幣匯率案形容成「保障美國飯碗」的措施時,備受高失業率困擾的奧巴馬為求連任,將可能被迫對華採取強硬態度。
匯率3年升三成 僅次日圓瑞郎
參議院表決前夕,官方新華社接二連三發炮,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更發表報告,反駁美國有關操控匯率及人民幣被低估等說法,稱人民幣兌美元自2005年7月匯改以來,已升值30.2%。《華爾街日報》網站也指出這一點,還指出若比較各主要貨幣兌美元自2005年以來的升幅,人民幣所錄得的三成升幅,其實僅次於日圓(44%)和瑞郎(40%)。
法案通過跌價 「表示抗議」
雖然人民幣兌美元昨以近全日高位收市,報6.3585,較前日收市價升165點子,但其實在參議院通過議案後,中國人民銀行昨曾下調了官方設定的人民幣中間價,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早上一度下跌,更跌至停板,《華爾街日報》引述一名北京的外匯交易員稱,這其實是中方「表示抗議的舉動」。路透社亦稱,人民銀行過往亦曾在美國施壓時,讓人民幣下跌,顯示中國會按自己的步伐調整匯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