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府與內地就CEPA 8(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磋商已接近完成,年底前會簽署。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表示,國家已訂定目標在2015年時,內地與本港服務貿易將基本實現自由化,現僅餘一成即15個服務領域尚待開放,當中至少有7個領域已在洽商。內地亦已表明將服務業生產總值份額提升4個百分點至47%,涉及的商機達1.6萬億元,將成本港服務業發展機遇。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8月訪港時表明,到「十二五」期末,可通過CEPA基本實現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接受專訪時說,這已重點表明,到了2015年內地服務貿易基本上可全部領域對香港完全或局部開放,他兩周前親往北京參與由發改委主任張平主持的跨部委聯席會議,會議中有多達24個中央部委出席,反映中央相當重視盡快落實李克強的承諾。「中央也希望用香港服務業的經驗,發展內地服務業」。
他雖不肯透露CEPA 8有何新增受惠行業,但早前商務部長陳德銘點名提及的醫療、檢測、旅遊、法律、建築等行業,當局會爭取開放領域加深加廣。「旅遊業界希望可在內地開店承接國際遊……法律界內地聯營公司想聘用內地律師處理港商在內地的法律問題,以及擴大他們許可業務範圍,我們是關注的,未來CEPA望可再拓展。」
打通餘下15服務領域
蘇錦樑引述陳德銘指出,目前內地已向香港開放了145個服務領域,佔世貿組織分類的160領域90.6%,其中84個領域已完全開放,61個則屬部分開放,故CEPA未來方向是將該61個領域再加深,以及打通餘下15個服務領域。
本港與內地在2003年簽到首份CEPA後,單是04至09年間,本港服務業因CEPA獲得的額外收益達616億元,07至09年間,港企藉CEPA在內地設立公司獲得的收益則達1985億元,同期設於香港服務企業因CEPA獲得的業務收益達551億元。蘇錦樑說,當中開放內地自由行對推動本港旅遊業成績理想,今年訪港旅客料達4000萬人次,較去年再增一成,故每次磋商CEPA也希望將自由行再擴大,但香港的旅遊設施要能配合。
至於加入內地與東盟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當局正探索應用什麼模式加入,以及雙方的貿易興趣。蘇錦樑說,現時香港最大的商貿伙伴依次是中國內地、東盟、歐盟,美國排第四,亞洲市場如印度、泰國、越南的增長則達40%。而對於內地企業而言,香港是帶其「走出去」的重要伙伴,故本港將增加與內地企業一起外出招商,已計劃出訪地點包括德國、日本、美國、歐洲和韓國,貿發局亦正籌備到波蘭華沙、印尼雅加達和印度新德里舉辦展覽,推廣粵港企業及其產品。
明報記者 陳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