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港股經過兩天的報復式反彈,已回升至接近大跌前的水平,業界人士指反彈或已接近尾聲。本周雖然有不少數據公布,但市場預期無論在內地或歐洲,政府都不會在月內有重大救市動作,本月餘下交易日預期反覆向下。
9月底起恒指經歷V形反彈,先在5天內跌近1900點,再用兩天功夫反彈超過1400點,周五收市報17707點,與跌市前的18130點相差不遠。美國的就業數據雖然比預期好,但惠譽突然下調西班牙及意大利評級,令投資者將視線轉回歐洲,美股周五先升後回,連帶港股的美國預託證券(ADR)也下跌,幾隻主要藍籌預計拖累港股開市約100點。
靈獅控股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康表示,上周四五的沽空沾成交比例平均仍在一成以上的高水平,顯示「淡友」一直未離場,而且上周英倫銀行加大量化寬鬆,以及歐洲央行向銀行借錢,皆未能解決市場的流動性問題,故升勢甚急僅市場心理因素所致,相信短期會回吐。
沽空比例仍高 淡友未離場
本港時間昨晚深夜,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在柏林會面,料談及是否使用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來購買歐豬國國債或注資銀行,若有突破,或能振奮市場。
美國第三季業績期即將開始,摩根大通是首家派成績表的大型金融機構(見表),黃偉康認為市場已預計業績未必太理想,相信股價亦已反映,反而須關注銀行是否需要為歐豬債相關資產撇帳。
本周五內地和歐元區公布上月消費物價指數,市場原本預期歐洲央行在本月初減息來刺激經濟,結果預期落空,現在一般相信會留待意大利央行行長Mario Draghi下月接任才進行;另外接連有大行表示認為不要對中央短期內放寬宏調有太大期望,故內地的通脹數據若非與預測偏離太遠,相信對市場影響不大。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上周下試16170點底位後回升,相信已喘定,短期不排除有急升後的回吐,但相信在17200點附近有支持,若能升穿18130點(9月27日高位)更可能觸發更多冚淡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