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國會本周再就人民幣匯率問題發難,至今烽煙未了。中美短兵相接,分別指摘對方「操縱匯率」及「挑起新貿易戰」。但分析人士指出,此時兩國最多允許出現「噪音」,絕不會有新爭吵,美國施壓人民幣匯率難成功,雙方攜手合作才是正途。
當前,中美在政治領域處境都頗「微妙」,而經濟領域又各有「內傷」要治,加上歐債引發的全球新一輪金融動動盪一觸即發,兩國政府已無暇在這個了無新意的領域「開戰」。
中美經濟「內傷」牽匯率戰
美國參議員重提人民幣匯率議案,正是希望在2012大選前轉移民眾對就業困局和經濟乏力等「內傷」的指摘和關注。而此時中國也面臨難題,中小企業危機四伏,資金鏈條斷裂已驚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赴浙江應對民間借貸風險,希望消除經濟中的「隱患」。
很難想像,在中國忙於應對企業資金無以為繼的「內憂」背景下,人民幣還會不顧警訊大幅升值,自損企業出口競爭力增加「外患」。
有專家認為,內地已現「打消人民幣升值預期」呼聲,且漸從一兩家之言,變成一派觀點。儘管過去幾年中國已信任接受人民幣逐步升值符合自身利益的說法,但未來從經濟和技術層面,繼續升值的難度正在加大。
意見不一 「政治秀」無新意
回到美國,儘管參議院很快將就這項迫使中國人民幣匯率升值的《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進行辯論,並進入投票階段,但由於內部意見不一,「政治秀」沒有什麼精彩可言。
這項法案背後的推動者仍是老面孔,提案背後正是從2005年起就不斷拿人民幣做政治秀的老牌民主黨參議員蘇默,以及另一位他的堅定老友、密歇根州民主黨參議員斯塔比勞。美國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里德,也是這一法案的支持者。
但在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對此則基本持否定態度。
分析人士預計,參議院在最終投票中可能通過這一法案,但在共和黨佔多數的眾議院,法案通過的概率甚低。而美國總統奧巴馬最新也頗為「圓滑」的表態稱,擔心法案可能不符合國際條約和義務,無法得到世界貿易組織的支援。
對此,專家表示,美中政府早已習慣了在人民幣問題上的百般糾結,只要條件允許,雙方肯定會做出相互讓步的姿態。但如今,經濟風聲鶴唳,保持兩個大國經濟和政治層面穩定、合作,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此時拿人民幣匯率再作文章,註定是又一個走過場的「流水席」。
馮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