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何東花園具保存價值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09日 05:59
2011年10月09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初被列為暫定古蹟的何東花園,距離保護期結束只有約3個月,其保存機會一直備受關注。古物諮詢委員會早前邀請顧問研究,報告顯示何東花園具有保存價值,屬本港僅存的中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比已列為法定古蹟的景賢里更早落成,是港英時期最早在山頂興建的華人大宅。委員會將於明日舉行簡介會,向公眾介紹其文物價值。

早期不准華人山頂建屋

報告由多名香港大學學者和國際研究古蹟專家撰寫,當中先點出何東花園的歷史價值和罕有特點。專家指出,殖民地早期,法律不容許華人在山頂建房子,更不可興建「非西方建築」,而何東花園建築具備中西方建築元素,是打破傳統的象徵,相當罕見。何東作為首位獲港英政府批准在山頂居住的華人,亦打破種族歧視政策。

山頂道75號的何東花園是至今仍存與何東有關的唯一建築物,是何東為平妻張蓮覺所購置,1927年落成,比法定古蹟景賢里還早10年。專家認為,張蓮覺當年為基層女孩創辦學校,又建立佛教東蓮覺苑,是當代女性先河,故由她負責策劃的何東花園,大片草地和靜修花園當年是供家人和公眾分享,至今仍然保留,別具紀念價值。

接待政要 小布殊曾到訪

報告又指出,大宅雖不是何東的主要居所,但張蓮覺以往和孩子常在此地聚會,如聖誕和新年,張蓮覺的葬禮亦在此舉行。專家亦發現,多國要員曾到訪何東大宅,包括前中銀董事長張嘉璈、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等,連前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亦曾在1970年代以美國聯絡小組主管身分造訪,與何東後人何世禮將軍在網球場切磋,足證其顯赫地位。

雖然何東花園在二次大戰時,曾一度用作抗日軍事基地,及後亦被破壞和大幅修補,被外界視為一般平房,但專家認為,大宅至今無損其整體建築風格,其存在是公眾集體回憶和本港歷史的重要部分,相當值得保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