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平機會查思覺失調男生墮樓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09日 15:48
2011年10月09日 15:48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患思覺失調的17歲中學生黃凌鋒,去年在就讀的東涌天主教學校墮樓身亡,其家人早前向平機會投訴,要求調查校方是否違反《殘疾歧視條例》。平機會主席林煥光表示,已經與男童父母會面,該會正在處理有關投訴,雖然事件已超出12個月追溯期,但以往亦有案例,即使過了追溯期,平機會仍可彈性延長期限,承諾會盡力提供協助。

林煥光﹕校方尋專業協助較佳

林煥光昨出席商台節目後表示,平機會正處理該學校個案,目前不方便直接評論,但一般而言,無論是否有情緒或思覺失調問題,年輕人進入青春期,情緒波動會較成年人大,處理青少年教育,教育人士需要更多理解、諒解,不是純粹執行紀律;若同學已證實患病,校方尋求專業協助比較好。

他說,由於事主已離世,要處理此個案會比較複雜,平機會要再徵詢法律意見,了解他們有否權力及空間跟進,承諾會盡努力提供協助。

另外,本報獲得一份有關調查報告,披露黃凌鋒在2008年12月入葵涌醫院時,曾向醫生透露「要在18歲以前自殺」,但由於黃並無暴力或傷人行為,故醫院沒有將他列入高危組別。院方事後回看,黃曾說「要在18歲自殺」反映他精神錯亂,但醫院後來未能正確補捉黃自殺的危機。

稱18歲前自殺 院方未列高危

黃出院後一直由學校社工跟進,並由社工負責與學校溝通。該報告指出,監督精神病學生天天在學校服藥,會令他們被標籤,使他覺得難堪、羞辱。事後回看,若黃的主診醫生或跟進精神病人的個案經理能夠直接與學校溝通,或者可以影響學校,不要對患思覺失調的學生強加太大壓力。

有精神科醫生表示,目前負責統籌跟進精病病患者的個案經理每人同時要處理80宗個案,工作量過大,難以緊貼每宗個案,期望政府增加資源,以改善個案處理之人手比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