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超大城市陸續湧現,安徽合肥吞併三分一個巢湖市,人口達2300萬人,成為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遼寧瀋陽與周邊8市一體化,西安與咸陽成立西咸新區,反觀珠三角同城化,提出最早卻步伐緩慢。超大城市是否合理值得商榷,但既然口號喊出,目標訂立,却遲遲沒有落實,就是執行力的問題。
做得最徹底的瀋陽,8個市成立經濟區,統一電話區號,無須再付長途話費,教育、醫療等資源統籌,統一戶籍等,若協調得當,對經濟發展以及各種福利,都有好處。
涉各方利益 考驗魄力及胸襟
反觀珠三角地區,一體化口號提出後,雷聲大無雨點,只見廣州與佛山兩市領導人大張旗鼓開個記者會,具體落實的只有打通兩市之間的「堀頭路」,廣州地鐵延至佛山,未見其他進展,連取消長途電話費也做不到。其他城市,如江(門)中(山)珠(海)、深(圳)莞(東)惠(州)一體化的步伐,也只做到各自取消彼此間車輛入城收費,以及公交卡互通等小動作,連統一供水網這種較簡單的安排都遲遲未能落實。
城市一體化牽涉各種利益,瀋陽經濟新區統一後,鐵嶺的學生若成績好,可到瀋陽上中學名校,持鞍山醫療卡的市民亦可去瀋陽醫院看病,這都涉及資源分配的複雜利益。珠三角遲遲未能實現,就連一個廣州市內,荔灣區學生要到越秀區上學也要繳「贊助費」,又如何能讓番禺的學生來爭學位呢?這些都牽涉到領導人魄力以至市民的胸襟。
阮紀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