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彈性折扣 分段補價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07日 05:59
2011年10月07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曾蔭權將在下周三《施政報告》中公布新居屋計劃,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建議兩招改良新居屋的補價制度,一是改變以往購入居屋時固定樓價折扣率的做法,改為彈性折扣率,即有能力申請人可以市價七成或以上購入,將來轉售時補價的支出會減少;二是可隨時補部分地價,不用一次過完全補足地價。

現時32萬個居屋單位中,只得約7萬個單位已補價,政府去年推出活化二手居屋市場的措施,幾乎全無效果。李永達說,簡單以政府折扣五成樓價,以及現時每個單位約200萬元計算,政府這筆「失匙夾萬」居屋資產高達2500億元,民主黨在6年前做過同類計算,當時這筆未歸還政府的資產還只是1000億元。

憂政府借房協過橋 降建屋量

對於有傳政府建議由房協負責新居屋,李永達有保留,指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曾對他說,房協每年建屋能力不多於5000個單位,故擔心政府會借房協過橋,降低新居屋建屋量。他又指由房委會負責新居屋,可以由房屋署長出馬協調各部門,以加快建屋進度,房協便沒這能力。他又建議在勾地表撥出4幅地皮建新居屋,可興建1萬個單位,包括前何文田邨地盤、將軍澳兩幅地皮及沙田九肚地皮。

另外,對於公屋輪候時間,政府消息人士說,公屋申請家庭一般獲得3次「揀屋」機會,平均輪候時間已達3年內的目標,至於部分人要等候4、5年,不排除他們是要求入住市區公屋的申請者,不應混為一談。至於有說政府擬進一步縮短公屋輪候時間,甚至縮短至兩年之說,消息人士強調這是無可能,主要受制土地供應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