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經濟就業未至大跌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07日 05:59
2011年10月07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歐美訂單需求放緩持續,9月份匯豐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從8月份的47.8,進一步跌至45.9,連續兩個月在50水平以下,代表採購指數繼續收縮。匯豐指出,來自中國的新訂單仍處於增長水平,故抵消部分來自歐美對PMI下降的壓力。會計師事務所京都天華研究亦指,香港企業較亞太區及全球,企業對前景相對樂觀。

超過300間私營企業對調查匯豐PMI雖的反應顯示,除了中國訂單持續上升,所有其他營業因素,包括產出、出口價格、訂單數目均告下滑,而且跌幅更較2008年金融海嘯時來得急速。受訪者反映,宏觀條件令營運前景變得更具挑戰性,新業務增長減少。

匯豐PMI跌至45.9 連續兩月收縮

匯豐環球究大中華區經濟師郭浩庄指出,9月份跌勢已較8月份放緩,歐美經濟雖仍有不少不明朗因素,但香港有中國「靠山」,藉着內地的新增訂單持續,令PMI未致於大幅下滑。她相信,中央政府的緊縮手腕政策將會有所放鬆,來自中國的拉動力量,未來會愈來愈大。

面對前景,京都天華在八九月進行的調查顯示,本港企業第3季的樂觀指數由46點下調至42點,跌幅相對溫和,因為全球企業平均樂觀水平,由次季的31點大挫至3點,是2009年以來最差的一季,故與其他主要國際金融市場及已發展經濟體系相比,本港仍算是穩定水平。

港樂觀指數跌幅 較全球溫和

本港金融業已見裁員情况,包括匯豐及個別投資銀行,已減少在香港的員工數目。據匯豐調查顯示,私營企業的員工成本,連續第2個月增長放緩,受訪者指出,主要員工自然流失及商業活動減少所致,但整體的就業情况,相信尚未受到環球經濟及金融市場動盪所影響。雖然本港金融業仍然面對人才短缺,僱主對員工薪酬升幅卻漸趨審慎。

港商仍面對人才短缺問題

京都天華的研究指,會在未來12個月為其僱員加薪的本港受訪企業,較上季下跌了8% ,有24%的香港企業表示準備於未來12個月凍薪,比上季的12%高出一倍。

京都天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林敬義指,企業未必能夠根據通脹調整員工薪酬,港商同時面對成本上升及人才短缺的雙重挑戰。

明報記者李家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