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建議:增持亞洲新興市場股票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07日 05:59
2011年10月07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強積金大縮水,打工仔雖然無可避免要蝕錢,但透過重新調配資產組合,或可將損失降低。有專家指出,若打工仔仍有較長的強積金供款年期,投資部署不宜因短期的市况波動而轉趨過分保守。鑑於亞洲及新興股市近月連番下挫後,估值已處於低位,專家建議可增持這些市場的股票基金,以捕捉日後因反彈而帶來的較佳回報。

摩根資產管理投資資訊總監崔永昌表示,如何重新調配資產組合,視乎強積金供款人年齡而定,若供款人已屆將近退休之齡,債券及現金會是較合適的投資資產類別。不過,倘若供款人只有20、30歲,尚餘數十年供款年期,投資部署若因短暫市况波動而轉趨保守,將可能會錯失較佳的投資回報。

市盈率低 股票長遠仍跑贏債券

崔永昌預期,在歐債危機仍未明朗的情况下,第四季環球股市將持續波動,不過,鑑於亞洲區及新興市場股市之估值已降至僅約10倍市盈率的較低水平,而且未來經濟增長仍會高於發達國家。從長遠角度而言,這些市場的股票基金回報將跑贏債券基金,故供款人可考慮增持。但他補充,鑑於強積金由基金經理負責管理,供款人實難於緊貼市况,故不宜過分頻密轉換資產類別。

對於強積金表現嚴重「走樣」,積金局主席胡紅玉則認為,強積金乃長期投資,宜從長遠角度衡量回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