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空軍狠沽港交所 後市未必衰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07日 05:59
2011年10月07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連跌多日的恒指昨日終見反彈,但一向與港股榮辱與共的港交所(0388)卻斯人獨憔悴,高開後沽盤湧現,一度跌穿100元,收市只能錄得0.89%升幅,全日沽空比例高達39%,為去年8月以來最高。市場人士憂慮,港交所的沽空比例高企,是基金洗倉前先兆,不過,本報統計發現,自08年8月以來,港交所沽空比例勁升,也未必一定是壞事將至(見表),反而亦有大賺的機會。

沽空比例39% 13個月最高

港交所昨日跟隨大市高開逾半成,報106.1元,不久後即衝上107.4元,升幅達6.7%。不過,該股後勁不繼,在高位不斷回落,沽盤強勁,上午收市前更曾跌穿過100元心理關口,低見99.15元,倒跌1.5%,午後港交所繼續在100元水平徘徊,收市報101.6元,升不足1%,全日成交額增至17.98億元。

港交所昨天遠遠落後恒指,理由之一可能是沽空額達7億元,佔該股全日成交17.98億元的39%。BMI基金管理總裁沈慶洪指出,港交所沽空比例急增,似是被洗倉先兆。他說:「近期多隻股份被大手沽空後,事隔數天均會被洗倉,例如本周初的騰訊(0700),以及早前的建行(0939),沽空比例急增後,會出現單日跌超過一成的場面,可說是百發百中。」

大沽空日買貨 實贏多輸少

他續稱,港交所市盈率一向較高,在現今市况更屬異數,加上新股上市近乎絕迹,港股成交額雖然仍有700億至800多億元,但市場預期成交將逐步萎縮,做淡藉口甚多,自然成為沽空目標。

不過,根據本報統計,近3年港交所出現沽空比例在37%以上的日子,投資者買入後贏多輸少,最經典的是去年8月25日及2009年3月2日,買入後至最高位的賺幅達61.4%及163.3%,前者之升是美國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後者則是金融海嘯後環球股市見底回升,輸得最勁的是2008年12月1日買入,當日股價是74.75元,股價跌至翌年3月9日,共蝕26.9%。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