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人手流失嚴重,不少資深醫生都跑到私人市場執業,但在公立醫院服務30多年、剛獲頒發長期服務獎的明愛醫院外科主管莫碧添醫生卻大唱反調,無意私人執業「搲銀」,還游說後輩與他一同打拚。「深水埗一帶的居民很多是老人和貧苦大眾,無法負擔私家醫院昂貴費用,需要一班有心的醫生留守在公立醫院為他們做大手術。」他的行動亦打動了有心醫生,明愛外科約20名醫生,每年只是流失1至2人。
獲頒長期服務獎
莫碧添1980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後在瑪麗醫院實習,自言好勝心強,最初想當心胸外科醫生,由於他體格魁梧,當年的外科主管指他的手掌太大,很難伸入小童的心臟做手術,打碎了他當心胸外科醫生之夢,抱負難圓令他哭了兩天。自此,他在瑪麗醫院跟隨換肝之父范上達教授專攻肝膽胰外科。
通宵站牀邊監察手術病人
1994年,莫碧添由廣華醫院「過檔」到明愛醫院擔任外科主管,明愛的資源有限,深切治療部(ICU)和X光部都資源緊絀,他和同事每次做完大手術,都會通宵站在病人牀邊當「人肉監察儀器」,緊盯病人手術後的變化,與現在的情况大相逕庭。
對於今天其團隊的表現,莫碧添說得很自豪,指近年醫管局外科手術審計結果,明愛外科肝膽胰、食道癌的死亡率、手術併發率均屬低水平,在排行榜上排頭幾位。
莫碧添身兼醫管局外科統籌委員會主席,他直言,局內中層醫生流失率高,「買少見少」,以明愛這種中型醫院,只能做到「不帶頭但也不落後」。明愛沒有機械臂為泌尿科病人進行前列腺手術,他便調派明愛的醫生到聯網龍頭瑪嘉烈醫院與該院的外科醫生一起用機械臂做手術。
難忘搶救無味神探案傷者
行醫逾30年,莫碧添直言最難忘的是1992年警察在大角嘴圍剿一班打劫金舖的匪徒,匪徒用AK47還擊,子彈打中督察陳思祺以及一名途人,莫當時有份搶救途人,為他切肝、切心取出子彈,事件更被拍電影《無味神探》,醫護人員更獲時任港督衛奕信寫信嘉許。
明報記者 談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