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質疑政府漠視違規龕場繼續運作未予取締,令市民誤墮消費陷阱,其中流浮山紫雲仙苑雖接獲強制執行通知書逾一年,但至今仍在營業招客,私營龕場明月山司法覆核敗訴後,部分正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的違規龕場,更「變招」藉不斷申請延期來拖延時間。
接強制通知書 紫雲仙苑仍售龕位
大聯盟引述明月山所在的元朗新圍村村民指出,昨中午12時許明月山有一家人前往拜祭先人,但因明月山無開放而吃了閉門羹,家屬到駐地盤的辦事處理論後,約於下午3時才可入龕場拜祭。
大聯盟發言人何佩嫻指出,現被發展局列入「表二」龕場(即未符地契條款或規劃規定)的元朗流浮山紫雲仙苑,因違反土地規劃用途,早在去年7月23日已接獲規劃署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要求中止違例發展,但強制執行期到今年1月23日已屆滿,該龕場至今仍營業,並有約2萬至10多萬元的龕位出售。
本報昨在網上找到紫雲仙苑出售龕位廣告,標榜售價由18,800元起。記者根據電話找到代理人張先生,他堅稱廣告是代理商「永貿管理公司」在網上刊登,不是紫雲仙苑刊登,並強調早已告訴客戶,目前紫雲仙苑已經無龕位出售,他說,若廣告令人誤解,會考慮刪除。
促城規會禁申改土地用途
規劃署未有回應為何不立即取締紫雲仙苑,只說正對其採取檢控行動,部分被告已於8月認罪,其餘被告的審訊將排期處理。
何佩嫻質疑,不少違規私營龕場紛紛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但藉不斷申請延期來拖延時間,如屯門「極樂寺」,已分別違反規劃用途和地契,霸佔官地和僭建地庫,但仍可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
大聯盟促請城規會立即停止所有違規龕場的改變土地用途申請,當局亦應引用法例停止違規龕場繼續推銷和經營,並加快立法制訂私營龕場發牌標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