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銀資本壓力巨 被迫減慢放貸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06日 05:59
2011年10月06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溫州接連發生民企「走數」事件,揭示了內地中小企融資困難所引伸的民間借貸亂象已到達沸點。縱然當局屢次將監管政策向小企業貸款傾斜,惟內地銀行面對龐大資本壓力下,對小企業借貸支持力度始㚵有限。再者,目前資本市場風聲鶴唳,內銀股本再融資計劃啟動無期,在「缺水」的情况下,銀行只好減慢放貸,到頭來或令小企融資難上加難。

為推動銀行對小企業放貸,銀監會今年6月出台10 項措施,並於8月公布,擬將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權重,由原來的100%,下調至75%。

雖然多家內銀包括高管層於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均表態會積極支持中小企借貸,然而,中小企融資困境至今似乎未見紓緩。箇中原因是,有別於小額貸款公司,銀行在決定向小微企業放貸前,須進行盡職審查及多重審批,令成本增加,雖然這些貸款的利潤較高,惟風險較大,貸款規模則甚小,故在市場信貸需求旺盛時,銀行向小企業借貸款誘因不大。

提高容忍度 等同降低審批門檻

內地中小企資金鏈瀕臨斷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明言,會完善對小微企業貸款的差異化金融監管政策,提高對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的容忍度,而上周有內地媒體則引述銀監會人士指出,當局對小企業的不良貸款率容忍度將提高至5%。

有歐資大行銀行業分析師向本報記者表示,上述措施,可以解讀為當局容許銀行對小企業貸款的內部信貸審批門檻降低,即原先銀行假設這些貸款的不良貸款率達5%便不予考慮,但現時銀行則可以考慮放貸。他又相信,當局對銀行就小企業貸款的撥備要求也會作出差異化考核,「撥備覆蓋率可能會低於整體貸款的150%,令銀行有多點capacity(能力)放貸」,否則,銀行將要因應不良貸款率上升而多作撥備,蠶食盈利,反令銀行不願從事小企業貸款。

近期跌市更難供股集資

他續指新措施對內銀的影響中性,要視乎銀行在有關貸款的定價提升空間是否足以彌補涉及的成本升幅。亦外資券商分析師認為,在經營環境不明朗及自身資本捉襟見肘的情况下,銀行即使想加大支持小企業貸款的力度亦有難度。

以民行(1988)為例,其核心資本充足率均跌穿8%的「警戒線」,然而,股價一挫再挫,並已跌至低於每股資產淨值,受內地法規所限,其配股方案目前不能推出。至於招行(3968)的供股計劃,上述分析員指出,鑑於涉及全體股東,在市况低迷時也較難順利進行,預期招行及民行很大可能暫停今年全年之派息,以留存利潤補充資本,若遲遲集資不成,更不排除內銀要放慢貸款增長,勢令融資困難問題進入惡性循環。

明報記者:劉欣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