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藉着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陝西的西安和咸陽兩市正聯手打造「西咸新區」,這是全國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和重慶兩江之後第4個「國家級新區」,也是西北地區的唯一一個副省級新區。雖然西北經濟先天不足,但該區有一條全國獨一無二的優惠政策,即給大規模投資的企業優先開採陝北的地下資源,以能源換投資。
「十二五」建設重點
陝西2002年首次提出「西咸一體化」的構想,在相隔25公里的兩座古城之間,先後實現了公交、地鐵和電訊的融合。2009年,國務院批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推進「西咸一體化」建設。2010年,國務院在《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中提出推進西咸新區的建設,西咸新區被提上國家戰略層面。省長趙正永透露,西咸新區也是「十二五」發展的重點。
西咸新區是西咸一體化的核心部分,位於西安和咸陽之間,佔地800多平方公里,規劃用地約270平方公里,集高新產業園、物流區、古蹟遺址保護區、生態旅遊區和都市農業於一體,目前已開工建設了近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基礎設施建設。
投資500億優先開發能源
西咸新區由陝西省副省長江澤林兼任管理委員會主任,管委會代表省政府履行在新區內的所有職能。由於江澤林在省政府內分管能源事務,西咸新區便有一條全國獨一無二的優惠政策:凡投資超過500億元的企業,將可優先參與陝北能源開發。
外界普遍認為,這一條款相當有吸引力。陝西煤炭儲量全國第3,主要集中在陝北,石油氣儲量全國第2,石油儲量全國第7。當地的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有報道指,位於陝北的榆林由於採煤業發達,身家逾億的富豪超過6000人。
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軍解釋,能源與投資掛鈎-用意在於,若企業投資西咸新區後短期內回報偏低,就可透過開採資源的優先權,支持資金鏈的流轉。
王軍指出,西咸新區將以發展高端現代服務業為主,這也正是西安的缺陷所在。香港的服務業業處於世界頂級水平,因而西咸新區期待與香港在金融、資源配置、城市服務設施、信息產業、房地產的行業上合作。
期待與香港服務業合作
對於外界認為,西部大開發就是把東部沿海地區的一些耗能、污染產業轉移到西部,陝西省長趙正永回應時說,該類產業在東部遲早要被淘汰,西部也不可能接受,「節能減排有剛性的目標,接受一個高耗能的企業,就要犧牲掉發展其他產業的機會和空間」。
副省長景俊海介紹道,過往陝西發展較慢,西安高等院校數量雖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排第3、僅次於北京、上海。碩士以上研究生數量為全國第2,僅次於北京,但卻出現了「孔雀東南飛」現象,大量人才流失。隨着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陝西經濟已經有所起色,去年GDP總量突破了萬億元,居全國第17位,而且保持着14.5%的高增長率,已經有大量人才回流。
明報記者 麥俊 西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