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資股「散晒」,與之相關的股份亦被狙擊,濠賭股崩盤,澳博(0880)單日急瀉25%;固投股份續挫,內房內銀照舊被洗倉,水泥股再暴跌逾10%,行業基本因素平穩的煤炭股亦向下突破,基本上無處可逃,暫時仍未暴跌的僅餘中石油(0857)、中石化(0386)和電訊股,但能夠捱幾耐?
歐美需求肯定會長時間疲弱,中國出口極其量只能平穩,而過去10年固定資產投資累積達過百萬億元人民幣,繼續大舉投入只會創造更多大白象,過去長線持續造好的股份,不見得能保持強勢,反而全球糧食不足已形成趨勢,中國耕地面積又不斷縮減,可候低吸納中化化肥(0297)。
中化化肥上半年業績不俗,營業收入增長39.5%至184.72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潤則升46%至4.96億元。集團業績理想,增長動力來自幾方面,包括化肥價格上漲,帶動毛利率上升,同時在壓縮經營費用方面表現出眾。
化肥價格上升 毛利率擴闊
期內氮肥、鉀肥價格漲幅明顯,由年初約每噸3000元升至3400元左右,磷肥、尿素、氮肥等亦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基於存貨先入先出的入帳方法,化肥價格上升,毛利率便擴闊,鉀肥毛利率由2.5%升至7.5%,氮肥由1.8%升至3.4%,複合肥毛利率由7.8%升至8.9%,磷肥則略為受壓。
提升經營效率 將見成效
經營費用方面,上半年佔營業收入由去年5.4%降至3.9%。集團近年積極加快存貨周轉天數,由09年的114日降至去年的71日,今年上半年則降至59日,產品快進快出既能減少倉儲費用,提升資金效率以及降低產品價格變動風險。此外,集團嘗試更具效率的經營方式,由以往全國統一定價配貨,改為將部分子公司作為試點獨立運作,提高員工積極性、對市場反應更快更有彈性,料效益將繼續顯現。
受到城鎮化影響,全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今年已降至大約18.26億畝,比1997年減少1.23億畝,人均耕地面積由10多年前的1.58畝減少到1.38畝,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18億畝耕地紅線岌岌可危。毫無節制的開發已迫出糧食危機,在有限面積上產出更多,使用更多化肥是快速方法,儘管長遠來說不利土壤。觀乎印度早前與北美鉀肥聯盟Canpotex達成協定,將2012年上半年印度進口價格上漲至每噸530美元,可見化肥需求殷切,價格偏強則利好毛利率。始終化肥是低毛利率的業務,近18個月介乎6%至8%左右,因此利錢擴闊敏感度高,可候低吸納。
明報記者 張兆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