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台灣國軍的「戰備月」已暫停實施多年,但為了反制大陸解放軍的文攻武嚇,消息指,台軍明年起擬恢復實施每季一次的戰備月,並取代現行戰備周,目的在深化各部隊技能,並加強聯戰能力。
聯合三軍執行訓練
中央社昨引知情人士表示,「戰備月」約在1991年左右停止實施。恢復實施戰備月的目的,在於補足各項演訓的不足,也能依照部隊屬性實施訓練,並能加強聯合戰鬥的思維;雖然國軍每年已有多項演訓,戰備月的實施將令官兵「更辛苦」,甚至得離開自己的營區到外地駐防,但惟有此舉,才能更深化部隊專業技能。
該消息人士又指出,過往的部隊從基地訓練回來後,只針對戰備任務進行訓練,但戰備月的目的是希望多個單位,甚至整個作戰區聯合三軍執行訓練,擺脫過往「各做各的」訓練方式;甚至聯戰訓練關鍵,會更注重通信指管階層。但他也認為,礙於各個軍種有很多繁複的任務、不同作業模式,執行上確實有難度,目前高層仍在討論當中,但戰備月已在7月至9月間進行驗證,預計12月重新檢討後,會有更明確的方向。
一名裝甲單位的中階軍官表示,戰備周過往都是在每個月的第3周實施,未來若恢復戰備月,將從以周為單位升級至月單位,加上既有漢光、聯勇、下基地等多項操演,官兵在戰備訓練上勢必會更加辛苦。
中央社
聯合三軍執行訓練
中央社昨引知情人士表示,「戰備月」約在1991年左右停止實施。恢復實施戰備月的目的,在於補足各項演訓的不足,也能依照部隊屬性實施訓練,並能加強聯合戰鬥的思維;雖然國軍每年已有多項演訓,戰備月的實施將令官兵「更辛苦」,甚至得離開自己的營區到外地駐防,但惟有此舉,才能更深化部隊專業技能。
該消息人士又指出,過往的部隊從基地訓練回來後,只針對戰備任務進行訓練,但戰備月的目的是希望多個單位,甚至整個作戰區聯合三軍執行訓練,擺脫過往「各做各的」訓練方式;甚至聯戰訓練關鍵,會更注重通信指管階層。但他也認為,礙於各個軍種有很多繁複的任務、不同作業模式,執行上確實有難度,目前高層仍在討論當中,但戰備月已在7月至9月間進行驗證,預計12月重新檢討後,會有更明確的方向。
一名裝甲單位的中階軍官表示,戰備周過往都是在每個月的第3周實施,未來若恢復戰備月,將從以周為單位升級至月單位,加上既有漢光、聯勇、下基地等多項操演,官兵在戰備訓練上勢必會更加辛苦。
中央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