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關稅以外更深層的意義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19日 12:02
2018年07月19日 12:02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環球股市隨着美方公佈了對華2,000億美元的制裁清單後出現零星反彈,是否代表陰霾已散?或是調整會因貿易戰惡化而更深?
貿易戰由年初口舌之爭演變成今天拳來腳往的階段,參考六個月前的環球主要股指數據,中港股市受影響最大(滬深300跌近約22%、恒指約12%),但參考其他亞洲股指,北亞跌幅只是單位數,南亞出現雙位數跌幅,但主要受高油價而非貿易戰影響;歐股當中,英、德、法股跌約5%至8%,美股跌幅更少過4%。
如以2017年起之環球股市大升浪計,而非單看2018年數據,美股升幅超過30%,恒指更高見45%以上,那今天恒指回調12%是合理的調整,當中有多少因貿易戰影響?今天當然未有數據,但市場普遍預期對中國GDP下行約0.2%至0.3%,即扣除後全年增長都有6.5%左右(上半年為6.8%),達到今年中央的目標時,那投資市場又為何如此恐慌?
憂暫停中美合作項目
中方反應才是後市一大風險,因中方的量化回應在2,000億美元制裁下已用光,餘下可用的便是所謂質化回應,如暫停中美合作項目、併購活動,甚至不同層面的官方或民間交流等,此舉比量化更深遠,因關稅可以一周內取消,但取消合作或併購不是短期內可以復原,影響層面更不單是貿易,是更深層的經濟。
未來中方如果「動真格」,美方受影響的金額可能比改善貿易更大。另外,相信特朗普明白貿易戰可拖垮美國經濟,而且減少中美貿易額不代表減少美國貿赤,只是分散在不同國家,因這是美國經濟根本性結構問題,如過度消費、個人負債偏高等,因此料在某水平時,美國民間或華爾街便會發聲,特朗普自然會順勢「釋出善意」。以上種種將維持多久?特朗普在2017年被揶揄全無政績,2018年上半年內已交足功課。看看民望在過去多月急升,反映選民對他的表現「十分滿意」。前幾天更高過50%時,立刻宣佈有意爭取連任,即料在11月中期大選前,特朗普將繼續以「壞孩子」的形象吸引選民眼球。
政治與經濟密不可分,但當政治凌駕經濟時,選票便是一切,別國的利益與多年的盟約已拋諸腦後。可是,政治往往是循環的遊戲,今天的得意忘形可能換來未來的痛心疾首,但今天看來,特朗普着眼於今天,而非未來。
星展香港零售銀行業務及財富管理
高級投資策略師 李振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