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國際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美國天文學家前日宣佈新發現12顆木星衞星(Jovian moon),當中最小的一顆「瓦利圖多」(Valetudo)因為是逆行軌道而引起關注,天文學家相信它或能解釋木星周邊「衞星圈」的誕生之謎。
12顆新衞星是華盛頓卡耐基科學研究所天文學家謝潑德(Scott Sheppard)無心插柳下發現,他和團隊原本的目標是尋找太陽系第9顆行星(Planet Nine),自2012年透過美洲國家天文觀測站智利分站的布朗科天文望遠鏡(Blanco4-meter telescope)觀察,但一無所獲;去年3月調校儀器角度,不久即在木星附近發現多顆不明物體。
團隊花了一年多,在智利、夏威夷、亞利桑那州等地多方觀察它們的行走速度,最終確定共有12顆為木星衞星,前日得到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承認。
太陽系最多 已發現79顆
木星是太陽系內擁有最多衞星的行星,最先發現木星有衞星的人是400多年前「現代物理之父」、天文學家伽利略,連同這12顆,累計已發現79顆。
相對直徑14.3萬公里的木星以及木衞一等大型衞星,12顆新衞星直徑介乎1至4公里,兩顆在內圍,10顆在外圍,彼此相隔數公里,「尺寸非常小,不易於觀測」,全靠團隊在望遠鏡裝設「暗能量相機」(Dark Energy Camera),才拍到如此細小和暗淡的星體。謝潑德相信,這些彗星帶和小行星帶之間「半冰半石」的星體,在木星形成時已存在,被其強大引力吸到周邊變成衞星。
其中,在外圍最小的一顆、直徑1公里的衞星軌道跟其他9顆外圍衞星不同,頑皮地「逆線行車」,謝潑德聽從女友建議,將之命名瓦利圖多(Valetudo),即是土星英文名、古羅馬天神朱庇特(Jupiter)曾孫女,是掌管健康和衞生的女神。
估計數十億年後消亡
謝潑德估計,瓦利圖多自木星形成就與其他衞星多次碰撞,「造成非常不穩定的局面」,碎片散落木星周邊,形成細碎的「衞星圈」,瓦利圖多本身亦越撞越細碎,預計數十億年後將消殆淨盡。「瓦利圖多作為存在於木星最外圍軌道的衞星,它是碰撞留下的殘餘物,是形成木星星體的最初物質。」
美聯社/路透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12顆新衞星是華盛頓卡耐基科學研究所天文學家謝潑德(Scott Sheppard)無心插柳下發現,他和團隊原本的目標是尋找太陽系第9顆行星(Planet Nine),自2012年透過美洲國家天文觀測站智利分站的布朗科天文望遠鏡(Blanco4-meter telescope)觀察,但一無所獲;去年3月調校儀器角度,不久即在木星附近發現多顆不明物體。
團隊花了一年多,在智利、夏威夷、亞利桑那州等地多方觀察它們的行走速度,最終確定共有12顆為木星衞星,前日得到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承認。
太陽系最多 已發現79顆
木星是太陽系內擁有最多衞星的行星,最先發現木星有衞星的人是400多年前「現代物理之父」、天文學家伽利略,連同這12顆,累計已發現79顆。
相對直徑14.3萬公里的木星以及木衞一等大型衞星,12顆新衞星直徑介乎1至4公里,兩顆在內圍,10顆在外圍,彼此相隔數公里,「尺寸非常小,不易於觀測」,全靠團隊在望遠鏡裝設「暗能量相機」(Dark Energy Camera),才拍到如此細小和暗淡的星體。謝潑德相信,這些彗星帶和小行星帶之間「半冰半石」的星體,在木星形成時已存在,被其強大引力吸到周邊變成衞星。
其中,在外圍最小的一顆、直徑1公里的衞星軌道跟其他9顆外圍衞星不同,頑皮地「逆線行車」,謝潑德聽從女友建議,將之命名瓦利圖多(Valetudo),即是土星英文名、古羅馬天神朱庇特(Jupiter)曾孫女,是掌管健康和衞生的女神。
估計數十億年後消亡
謝潑德估計,瓦利圖多自木星形成就與其他衞星多次碰撞,「造成非常不穩定的局面」,碎片散落木星周邊,形成細碎的「衞星圈」,瓦利圖多本身亦越撞越細碎,預計數十億年後將消殆淨盡。「瓦利圖多作為存在於木星最外圍軌道的衞星,它是碰撞留下的殘餘物,是形成木星星體的最初物質。」
美聯社/路透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