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個人理財:報稅必讀進修供樓可扣稅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14日 18:23
2018年05月14日 18:23
新聞類別
副刊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今個月起,很多打工仔陸續收到稅務局發出的報稅表。本報整理四大要點,幫助打工仔減低「綠色炸彈」的威力,以及記緊準時於一個月內(即6月2日或之前)提交報稅表,網上報稅則可自動獲延期一個月,以避免有逾期罰款!
第一,進修可以扣稅。今年稅季個人進修開支上調至最高有10萬元免稅額,包括課程及有關考試費用。不過根據稅局規定,修讀的課程必須與現在或將來的職位有關。基本上所有興趣班均不符合申請要求。至於私人補習費用,無論有否正式收據,都會因為並非由指明機構舉辦,而不獲扣稅。
除了課程性質,申請人亦要留意課程是由稅局指明教育提供者所提供的「訂明教育課程」。現時稅局指明的教育提供者已包括大學、學院、工業學院、培訓中心、行業協會、專業協會及業務協會。詳情可在稅局網頁查看,除了修讀課程開支,考試費及教材亦可以扣除。例如曾經是從課程主辦人購買的教科書及教材,並附有單據作證明,亦可以申請扣除相關開支。
申請個人進修開支時,亦要留意課稅年度,如在2017年2月支付個人進修開支,但到2017年9月才上課,則應在2016/17課稅年度申請扣除,而不是2017/18課稅年度申請扣除。
父母免稅額不可重複
第二,即使父母仍有工作收入,亦不會影響子女申請供養父母免稅額。只要父母年滿55歲,並通常在香港居住、至少連續6個月同住而毋須付出十足費用,或每年至少供養父母1.2萬元,每人能為子女2.3萬元免稅額。若父母年滿60歲,免稅額則為4.6萬元。如果父母長期同住,更可獲額外一倍的免稅額。
不過要留意,若然父母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但長居國外或內地,只是偶爾回港探親,並不符合申索條件。另外,兄弟姊妹之間不能各自申請父母免稅額,若收到重複申請,稅局不會把免稅額分配予任何申請人,直至有任何一方自願取消申請為止。
第三,按揭息可以用於扣稅。按照目前自住居所供樓利息扣稅規定,每位納稅人一生中享有20次扣稅機會,每年上限為10萬元,可連續或分開使用。
值得留意的是,若然按揭貸款並非全部用於購買住宅,部份金額用作其他用途的話,該部份將不獲扣稅減免。
開網店及兼職需報稅
第四,開網店及兼職也要報稅。事實上,網店並非利得稅豁免範圍,只要網店店主頻繁地於網上銷售,以及視之為生計,則會被視作「業務」,便需要報稅。而納稅人於正職以外,在外兼職「秘撈」如教琴或補習等,這些收入亦須報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