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近日有篇文章叫「騰訊沒有夢想」,指騰訊(700)只顧投資,欠缺創新態度。老實說,筆者並不認同,反而認為騰訊的策略正擴展其核心優勢。
騰訊主打社交平台,這類科技股最矚目的通常不是創新科技,而是一系列大型收購。以facebook為例,其對Instagram及Whatsapp的收購,就遠比創新功能來得重要。當中原因在於社交平台最講究的就是流量,而獲取流量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收購合併。騰訊深明此道理,所以除了利用內部的微信、微信支付、小程序獲取流量外,亦有進行大量投資獲取更多資訊,如快手、美團及滴滴出行等,就覆蓋了大部份人的衣食住行,這並非純粹財務投資,而是有系統地透過投資收集眾人一舉一動,鞏固騰訊於社交流量食物鏈的頂層位置。
當然,收集如此多的個人資料,就要想辦法進行變現,但騰訊不敢明目張膽地販賣個人資料。為社交流量找出口,其中一個婉轉方法就是透過投資,讓對方變成自己人,明正言順地將個人資料進行「公司內部交換」,然後再透過對其利潤分成的形式,收取提供資訊的服務費。
這就是騰訊經常強調的「賦能者」角色,從此可見投資策略與其核心其實方向一致,而並非只為財務回報。騰訊作為社交流量的頂級開採者,其夢想實在顯然而見,就是獲取每個人每一刻的資訊,然後再變現,至於創新或投資都不過是手段而已。
神仙丁
《審計搵丁》負責人
http://facebook.com/AuditSlave/
本欄逢周五刊出
騰訊主打社交平台,這類科技股最矚目的通常不是創新科技,而是一系列大型收購。以facebook為例,其對Instagram及Whatsapp的收購,就遠比創新功能來得重要。當中原因在於社交平台最講究的就是流量,而獲取流量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收購合併。騰訊深明此道理,所以除了利用內部的微信、微信支付、小程序獲取流量外,亦有進行大量投資獲取更多資訊,如快手、美團及滴滴出行等,就覆蓋了大部份人的衣食住行,這並非純粹財務投資,而是有系統地透過投資收集眾人一舉一動,鞏固騰訊於社交流量食物鏈的頂層位置。
當然,收集如此多的個人資料,就要想辦法進行變現,但騰訊不敢明目張膽地販賣個人資料。為社交流量找出口,其中一個婉轉方法就是透過投資,讓對方變成自己人,明正言順地將個人資料進行「公司內部交換」,然後再透過對其利潤分成的形式,收取提供資訊的服務費。
這就是騰訊經常強調的「賦能者」角色,從此可見投資策略與其核心其實方向一致,而並非只為財務回報。騰訊作為社交流量的頂級開採者,其夢想實在顯然而見,就是獲取每個人每一刻的資訊,然後再變現,至於創新或投資都不過是手段而已。
神仙丁
《審計搵丁》負責人
http://facebook.com/AuditSlave/
本欄逢周五刊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