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土地多啲=上車易啲?想買樓都係問Daddy...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10日 06:00
2018年05月10日 06: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土地供應小組現正展開5個月的公眾諮詢,目標是找到1,200公頃土地以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日前進行一項市民對置業態度的意見調查時,發現超過一半市民並不認為增加土地供應能夠令樓價回落至可承擔水平,不少人都認同炒賣是推高樓價的重要因素。
綠色和平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以隨機抽樣方式,電話訪問了1,003名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結果顯示有90%受訪者表示無法負擔現時的樓價,有60%人稱沒有信心增加土地供應後能令樓價會下降到可負擔水平,有一半人認為熱錢及炒賣等因素是推高樓價的主要原因。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朱江批評政府一直強調要「做大個餅」,但若樓市持續高企,仍然無法回應市民的置業安居需要,「最緊要係做啱個餅,政府淨係要求填滿1,200公頃土地,但如果樓價仍然係咁高,都係無法回應到基層市民嘅房屋需要」。
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指,根據客觀資料,政府在過去5年的住屋土地供應有增加,但樓價仍然沒有回落,「仲連續破頂,所以土地供應量同樓價無必然關係,金管局都承認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有大量嘅熱錢流入香港,有1萬億港元,一部分就係流入咗房屋市場」,他又指,有理由相信熱錢的流入和樓價高企有明顯關係。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調查顯示的社會現象是未能置業便難以安居,「有超過一半人同意置業係人生目標,但依家房屋市場嘅性質變成咗投機,如果唔控制投機現象,咁問題唔會解決到」,他又呼籲政府應善用現在的土地,令資源能真正落到用家的手上。朱江指,要「做啱個餅」應善用現有的土地如棕地來興建公營房屋,而不是透過填海或郊野公園等破壞後便不能逆轉的土地選項來解決現時的房屋問題。
不少打工仔大嘆難上車,23歲的何先生表示,自己有買樓的打算,但工資無法負擔現時的樓價,「而家梗係買唔到,除非有上一輩支持,如果上一輩有錢咪輕鬆啲囉,如果上一輩係無,咁做死一世工都可能上唔到車」。他表示,若一直輸入外來人口,住屋問題難以解決,又認為政府「辣招」應繼續,「防止啲人炒樓囉,買返嚟係住或租都無問題,但如果買返嚟係投資,因為炒樓一定係會推高樓價,愈推愈高,打工仔份糧一定追唔到,長遠嚟講就唔係幾好囉」。對於土地供應的增加,他認為政府應規劃妥當才能解決現時的房屋問題。
32歲的陳先生於3年前已經上車,也坦言買樓很吃力,「嗰時樓價都係偏高,好努力工作,做幾份工,儲咗幾年錢就決定上咗先,租樓不如供樓,供樓係划算啲」。他贊成政府考慮放寬棕地、郊區邊陲地區建屋,並興建更多公屋及居屋,又認為「造地」可以解決房屋問題,「例如係長洲同南丫島中間起個人工島,可以承載到好多嘅人,供應多咗,樓價自然會回落」。對於炒賣推高樓價的現象,他認為很難阻止全球的投資者到香港投資,「香港始終係自由市場,政府都好難干預,中產市民都唔係好希望樓市會爆」。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