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豪擲38億活化 大館月底開放名店進駐 日限2,000人入場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10日 06:34
2018年05月10日 06:34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沿扶手電梯往半山方向走進荷李活道,恍如進入時光隧道,映入眼簾是逾百年歷史的舊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後完好保存殖民時期的紅磚牆;花崗石雕刻及巨型圓柱就如重返19世紀,還可一睹傳說中的芒果樹,據說收成後,只有警隊高層或一哥才有專利品嚐。遊人更可在活化後的囚室內,體驗失去自由的滋味。
記者:譚靜雯
近160年歷史、俗稱「大館」的法定古蹟舊中區警署建築群,本月底開始分3階段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大館有16座極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首階段將率先開放11座建築,包括警察總部大樓、監獄長樓及6個曾囚禁犯人的監倉等。負責保育及營運的馬會透露,已耗資38億元進行活化工作,料每年營運開支約8,000萬元,期望2至3年內可達至收支平衡。
工程歷時近11年
位處中環荷李活道的舊中區警署建築群,建於1862年至1864年,屬香港開埠初期建築,啟用以來一直為警察總部,故俗稱「大館」。建築群由前中區警署、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組合而成,面積1.36萬平方米,1995年列為法定古蹟。
政府2007年與香港賽馬會合作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工程歷時近11年,大致已完工。活化計劃包括16座極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以及監獄操場、檢閱廣場。另新建美術館和綜藝館,是本港至今最大型的文物保育和活化項目。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稱,已耗資38億元進行活化,將分3階段開放予公眾參觀。首階段開放的11座歷史建築,包括警察總部大樓、監獄長樓、曾囚禁犯人的A至F倉等。至年底將開放另外4座建築,包括槍房、已婚警長宿舍、未婚督察宿舍及中央裁判司署。
倒塌石牆仍圍封
至於兩年前曾發生倒塌石牆意外的已婚督察宿舍大樓,現場所見,大樓被工程圍板圍封。馬會今年9月會選定復修方案,再提交予古諮會考慮,若獲通過最快明年第一季動工,並於動工兩年後可開放。應家柏透露,復修期間發現部份建築物的狀況遠遜預期,如屋頂需更換、地基和結構也要加固。他預料大館每年營運開支約8,000萬元,期望2至3年內可達至收支平衡。
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表示,修復後的大館建築樓面面積約30萬呎,其中37%為古蹟及文化藝術用途,零售商業元素則佔27%,他強調「大館不是購物商場」。不過,根據大館網頁資料顯示,其中一個商戶為名店Vivienne Tam;而在中環街市屹立多年、回歸前為駐港英軍於赤柱軍營度身訂做洋服、恤衫等的阮氏洋服,也會進駐大館。
大館由本月29日起正式公開予公眾參觀,馬會指開放初期會控制人流,每日限制2,000人入場,評估建築物的承受能力,長遠會增至5,000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