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言中醫:簡述中醫對頭痛的認識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10日 07:56
2018年05月10日 07:56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頭痛是指由於外感或內傷,致使脈絡受阻或失養,清竅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覺頭部疼痛為特徵的常見疾病,也是一種常見症狀,可發生在多種急慢性疾病中,有時可是某種相關疾病加重或惡化的先兆。
《素問.風論》有「腦風」、「首風」之名,認為是外在風邪寒邪犯於頭部所致。《傷寒論》六經條文中有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厥陰病頭痛。《東垣十書》指出外感與內傷皆可引起頭痛,還補充了太陰頭痛和少陰頭痛,為頭痛分經用藥創造了條件。《丹溪心法》認為頭痛多因痰與火。《普濟方》指出「氣血俱虛,風邪傷於陽經,入於腦中,則令人頭痛」。《古今醫統大全.頭痛大法分內外之因》總結說「頭痛自內而致者,氣血痰飲,五臟氣鬱之病,東垣論氣虛、血虛、痰厥頭痛之類是也;自外而致者,風寒暑濕之病,仲景傷寒東垣六經之類是也」。《證治準繩.頭痛》「醫書多分頭痛、頭風為二門,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以上為歷代部份中醫醫家對頭痛的論述或觀點。
頭痛原因雖然較多,但總不外乎外感與內傷兩類,外感頭痛一般病程較短,預後較好,治療相對較易;內傷頭痛一般病程長,纏綿反覆不愈,治療難度大。
現代醫學中偏頭痛、周期性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及慢性陣發性偏頭痛等皆屬於中醫頭痛範圍。受以上疾病困擾者,如對中醫有信心者,可選擇中醫調護,中醫主要以內用中藥,外用針灸推拿按摩等方法為主要調理手段。
隔周四刊出
撰文:香港防癆會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香港仔)周光煜醫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