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死者子投訴伊院5醫生未獲受理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09日 06:36
2018年05月09日 06:3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紗布封喉案死者王肯構兒子王冰蕓,於2012年投訴九龍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的涉事醫生專業失德。但今次聆訊只有九龍醫院主診醫生黃卓義受審,另有5名參與診治的伊院醫生,醫委會去年以表面證據不足為由拒絕受理。王冰蕓其後再去信投訴,至今尚未有下文。
律師︰聆訊結果可影響投訴
醫委會去年中拒絕召開聆訊審理5名伊院醫生,原因是醫生在醫療紀錄所寫的「tracheostoma」(氣管造口),可意指臨時或永久造口,認為是恰當描述王肯構咽喉造口的名詞,沒有誤導。
在昨日聆訊中,醫委會亦認為醫療紀錄上的「tracheostomy」(氣管切開手術)屬中性字眼,病人身上造口可以是臨時或永久,沒有誤導,裁定九龍醫院主診醫生黃卓義不需就涉及該部份的控罪答辯。
律師梁永鏗認為,是次聆訊的案情及裁決,無可避免會影響醫委會之後處理涉及5名伊院醫生的投訴,例如是次聆訊裁決某字眼有較廣泛的含義,投訴牽涉的同類字詞也可能傾向以廣義解釋。惟他指,九龍醫院及伊院的醫療紀錄和環境證供都可能有異,「又未必今次判(醫生)冇專業失德,下個投訴就唔成立」。有醫委會委員指,每宗聆訊理論上都應獨立處理,即使案情與之前案件類近,只要醫生牽涉的程序、判斷不同,都足以影響聆訊結果。
■記者于健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