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數據系統20秒辨認急性中風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09日 07:57
2018年05月09日 07:57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本港每年發生逾900宗大血管栓塞引發的急性中風個案,病發後黃金6小時獲適當治療為保命關鍵。醫管局與香港大學合作分析中風大數據,通過研究300宗個案,電腦經深度學習、機械學習模型,判斷病人是否大血管栓塞。每100宗確診大血管栓塞個案,電腦系統可辨認到95宗。新系統可於20秒內作判斷,有助醫生排列診症優次,料加快確診時間以小時計。
醫管局去年為中風大數據系統提供300宗個案,研究人員將病人資料、電腦掃描等,輸入電腦系統,電腦模型學習判斷是否屬大血管栓塞情況。有份參與研究的港大醫學院教授梁嘉傑表示,現時醫生要在不同中風個案中,分辨電腦掃描影像,再決定是否進行血管造影,以確診大血管栓塞。他指大數據分析有助醫生排列病人診症的先後次序,但強調醫生不會完全依賴電腦系統分析。
助醫生黃金6小時內診治
港大統計及精算學系副教授楊良河指出,每100個確診大血管栓塞個案,電腦系統可辨認到95宗,有助醫生在6小時黃金診治時間治療病人,減少中風影響。
第二階段研究擬擴展至7,000個急性中風案例,料涉及逾千萬元資金。梁嘉傑稱,若以傳統申請研究資助,需時一年多,希望醫學大數據研究可加快獲批資助,估計離臨床應用仍需幾年時間。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統計及人力規劃)徐麗卿表示,醫管局需要諮詢醫生意見,該局每年都會收到學術機構要求提供數據,局方會確保病人私隱不外洩,例如不透露身份證、姓名、出入院確實日期等資料。
■記者潘柏林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