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日前撰寫千字文網誌,指要破解青年人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迷思,強調大灣區絕對可媲美紐約灣區、東京灣區和三藩市灣區。報章刊出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專訪,蔡指大灣區發展規劃細節預期本月底出爐,「宣講會」暫定下月11日在政府總部舉辦,上半場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及國家發改委牽頭舉辦,下半場由三地各大商會主辦。蔡認為香港是一個很小的地方,港人應想如何融入國家大局,「將來我們不是香港人,是『大灣區人』,所以不要只想香港的利益,應循一體化的角度去想,想一小時生活圈」。
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昨在立法會法案委員會主席葉劉淑儀出盡茅招下通過,特首林鄭月娥今稱相信法案最終很大機會通過。蔡在訪問中表示,高鐵網絡覆蓋下,基本上從香港到大灣區周邊城市只需約1小時車程,大灣區的機場群、港口群、城際鐵路、高鐵等均是全球領先的基建設施,所以未來發展會比紐約更好,但最重要是必須令這些硬基建變得暢通無阻,才能發揮大灣區的優勢。
前立法會議員何鍾泰上周亦在報章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青年人機不可失」為題撰文,指在配合國家政策的框架下,港珠澳大橋及廣深港高鐵預計將於2018年第三季開通,築起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大灣區」是香港年輕人認識國家的重要窗口,「年輕人面對大灣區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要懷着中國夢,大膽走出去,參與大灣區建設不僅能夠讓年輕人得到發展機遇的好處,還能為『大灣區人』及其後代建設美麗的大灣區生活家園」。
全國青聯常委、智慧城市聯盟召集人楊全盛去年12月曾指出,香港很多青年從事創科,均離不開與內地的融合,大灣區在這方面提供了良好機遇,「我希望在幾年之後,大家都可以自豪地稱自己是『大灣區人』。」
本月會再去大灣區視察的林鄭上月出席大灣區論壇時曾表示,香港無論在創新或聯繫方面都可為大灣區作出重要貢獻,並指三地政府正籌備舉行「宣講會」,攜手到海外推廣,讓三地人民及海外企業加深對大灣區的了解。立法會逾30名議員,包括部分民主派,上月曾組團往大灣區考察3日。
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昨在立法會法案委員會主席葉劉淑儀出盡茅招下通過,特首林鄭月娥今稱相信法案最終很大機會通過。蔡在訪問中表示,高鐵網絡覆蓋下,基本上從香港到大灣區周邊城市只需約1小時車程,大灣區的機場群、港口群、城際鐵路、高鐵等均是全球領先的基建設施,所以未來發展會比紐約更好,但最重要是必須令這些硬基建變得暢通無阻,才能發揮大灣區的優勢。
前立法會議員何鍾泰上周亦在報章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青年人機不可失」為題撰文,指在配合國家政策的框架下,港珠澳大橋及廣深港高鐵預計將於2018年第三季開通,築起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大灣區」是香港年輕人認識國家的重要窗口,「年輕人面對大灣區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要懷着中國夢,大膽走出去,參與大灣區建設不僅能夠讓年輕人得到發展機遇的好處,還能為『大灣區人』及其後代建設美麗的大灣區生活家園」。
全國青聯常委、智慧城市聯盟召集人楊全盛去年12月曾指出,香港很多青年從事創科,均離不開與內地的融合,大灣區在這方面提供了良好機遇,「我希望在幾年之後,大家都可以自豪地稱自己是『大灣區人』。」
本月會再去大灣區視察的林鄭上月出席大灣區論壇時曾表示,香港無論在創新或聯繫方面都可為大灣區作出重要貢獻,並指三地政府正籌備舉行「宣講會」,攜手到海外推廣,讓三地人民及海外企業加深對大灣區的了解。立法會逾30名議員,包括部分民主派,上月曾組團往大灣區考察3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