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1989年六四事件後,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相當於現中聯辦主任)許家屯翌年出逃美國引起轟動,英國檔案處最新解密檔案披露,1991年新華分社經濟部長陳哲生亦出逃法國,是繼許家屯後出逃的新華分社最高級官員。當時新華分社發現陳失蹤,曾要求港英政府協助找出其去向,時任港英布政司霍德研判陳「顯然已出逃」,拒向新華分社透露出入境紀錄,事件最終不了了之。
港英拒向中方披露去向
解密檔案顯示,陳哲生在1991年8月7日開始失蹤,新華分社要求港英政府協助找出其去向,並希望事件不會被公開。英國外交部和港英政府曾就此事討論,時任英國海外發展國務大臣蔡雅嘉認為應盡快處理新華分社的要求,按出入境紀錄回答陳已按其個人意願飛往巴黎,相信不會對陳造成傷害。她認為中方或會在其後與首相戴卓爾夫人的會面中攻擊「在香港進行的反華和顛覆活動」,若能將事件降溫,英方的反駁會更有力。
時任港英政府布政司霍德則強調,應避免向新華分社透露個別出入境個案,亦不希望令新華分社習慣要求港英政府透露不公開的資料。他指,出入境紀錄確認陳哲生8月7日登上往巴黎的航班,但他認為告訴新華社對英方並無好處。霍德後來報告指,有報章已報道陳哲生的離境,新華分社亦未有再問及此事。
六四事件成為不少中國官員仕途的轉捩點,冀朝鑄於1991年由中國駐英大使轉任聯合國副秘書長,解密檔案顯示,英國外交部人員指六四事件後冀私下表現出對「在中國發生的事」的同情,並促使英方與江澤民和李瑞環等「改革派人物」建立聯繫,認為中方應知其態度,惟不敢肯定他的轉職是否遭降職。
同年12月冀朝鑄到訪香港,並與後來出任首任特首的董建華會面,時任港督衛奕信亦有跟冀交談,並形容他「一貫直言不諱,幾乎故意輕率」,惟檔案其後一整段被遮蔽,理由包括「衞生與安全」和「秘密提供的信息」等。
曾與冀朝鑄接觸的劉銳紹形容,他是「開明而忠心於自己事業的黨員」,雖然當時部份言論被視為比較敢言,但絕對是忠心於黨的事業。劉銳紹指,冀朝鑄的輩份和經歷很深,曾擔任毛澤東和周恩來的繙譯,亦是很有經驗和很有原則的外交家,在駐英時深得外國政要讚賞。
■記者鄧力行
港英拒向中方披露去向
解密檔案顯示,陳哲生在1991年8月7日開始失蹤,新華分社要求港英政府協助找出其去向,並希望事件不會被公開。英國外交部和港英政府曾就此事討論,時任英國海外發展國務大臣蔡雅嘉認為應盡快處理新華分社的要求,按出入境紀錄回答陳已按其個人意願飛往巴黎,相信不會對陳造成傷害。她認為中方或會在其後與首相戴卓爾夫人的會面中攻擊「在香港進行的反華和顛覆活動」,若能將事件降溫,英方的反駁會更有力。
時任港英政府布政司霍德則強調,應避免向新華分社透露個別出入境個案,亦不希望令新華分社習慣要求港英政府透露不公開的資料。他指,出入境紀錄確認陳哲生8月7日登上往巴黎的航班,但他認為告訴新華社對英方並無好處。霍德後來報告指,有報章已報道陳哲生的離境,新華分社亦未有再問及此事。
六四事件成為不少中國官員仕途的轉捩點,冀朝鑄於1991年由中國駐英大使轉任聯合國副秘書長,解密檔案顯示,英國外交部人員指六四事件後冀私下表現出對「在中國發生的事」的同情,並促使英方與江澤民和李瑞環等「改革派人物」建立聯繫,認為中方應知其態度,惟不敢肯定他的轉職是否遭降職。
同年12月冀朝鑄到訪香港,並與後來出任首任特首的董建華會面,時任港督衛奕信亦有跟冀交談,並形容他「一貫直言不諱,幾乎故意輕率」,惟檔案其後一整段被遮蔽,理由包括「衞生與安全」和「秘密提供的信息」等。
曾與冀朝鑄接觸的劉銳紹形容,他是「開明而忠心於自己事業的黨員」,雖然當時部份言論被視為比較敢言,但絕對是忠心於黨的事業。劉銳紹指,冀朝鑄的輩份和經歷很深,曾擔任毛澤東和周恩來的繙譯,亦是很有經驗和很有原則的外交家,在駐英時深得外國政要讚賞。
■記者鄧力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