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仍然嚴重。最新數據顯示,八大專科的穩定新症中,除兒科外平均要等逾78周。其中等最久仍然是骨科,平均等117周,新界東聯網要等176周,即要等近3年半。另外,九龍東眼科亦要等158周,即逾3年。病人組織代表促醫管局加快推行公私營協作計劃,分流病情較輕微人士到私院治理。
七大專科平均等78周以上
醫管局網站定期更新專科門診輪候情況。本月初最新數據顯示,公院仍能分別維持於2周及8周之內診治緊急及半緊急病人。但穩定新症輪候時間沒有改善,各聯網整體而言,僅兒科平均輪候時間(25.5周)少於一年,其餘七大專科平均要等78周以上。等最久仍然是骨科,平均等117周,其中新界東聯網要等176周,即要等近3年半。
與去年12月底數據相比,所有聯網眼科及婦科新症輪候時間都無改善甚至延長,且不同聯網輪候時間有明顯差距。如眼科輪候最長是九龍東,達158周,即逾3年;第二是九龍中97周,第三是新界東69周。婦科輪候時間最長是新界西,達133周;其次是新界東87周及港島西83周。
曾統籌公院婦科服務的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張德康認為,婦科門診一般以症狀(如子宮纖維瘤、卵巢囊腫、不尋常經痛或經期紊亂、不育等)分為數條輪候隊伍;如病情未見嚴重,輪候時間無可避免要較長,「病情嚴重、逼切嘅症,我哋都好快處理好……新症等得耐未必代表(問題)真係差到不能接受」,盼公眾理解。
翻查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文件,去年底新界東擁最多婦科穩定新症,有6,325宗,同期輪候時間為87周;而新界西只有4,701宗,卻要等長達132周。有婦產科醫生透露,屯門醫院婦產科流失不少醫生,人手「未填補得切」;加上近年醫科畢業生較少選擇投身婦產科,或是導致輪候時間長原因。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即使是病情輕微病人,也有可能在輪候專科門診期間病情惡化而不自知,促醫管局推行公私營協作計劃,分流該批病人到私營市場接受診治,否則輪候問題或持續惡化。
■記者于健民
七大專科平均等78周以上
醫管局網站定期更新專科門診輪候情況。本月初最新數據顯示,公院仍能分別維持於2周及8周之內診治緊急及半緊急病人。但穩定新症輪候時間沒有改善,各聯網整體而言,僅兒科平均輪候時間(25.5周)少於一年,其餘七大專科平均要等78周以上。等最久仍然是骨科,平均等117周,其中新界東聯網要等176周,即要等近3年半。
與去年12月底數據相比,所有聯網眼科及婦科新症輪候時間都無改善甚至延長,且不同聯網輪候時間有明顯差距。如眼科輪候最長是九龍東,達158周,即逾3年;第二是九龍中97周,第三是新界東69周。婦科輪候時間最長是新界西,達133周;其次是新界東87周及港島西83周。
曾統籌公院婦科服務的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張德康認為,婦科門診一般以症狀(如子宮纖維瘤、卵巢囊腫、不尋常經痛或經期紊亂、不育等)分為數條輪候隊伍;如病情未見嚴重,輪候時間無可避免要較長,「病情嚴重、逼切嘅症,我哋都好快處理好……新症等得耐未必代表(問題)真係差到不能接受」,盼公眾理解。
翻查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文件,去年底新界東擁最多婦科穩定新症,有6,325宗,同期輪候時間為87周;而新界西只有4,701宗,卻要等長達132周。有婦產科醫生透露,屯門醫院婦產科流失不少醫生,人手「未填補得切」;加上近年醫科畢業生較少選擇投身婦產科,或是導致輪候時間長原因。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即使是病情輕微病人,也有可能在輪候專科門診期間病情惡化而不自知,促醫管局推行公私營協作計劃,分流該批病人到私營市場接受診治,否則輪候問題或持續惡化。
■記者于健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