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1818年5月5日出生的馬克思,一生潦倒,但憑一支健筆,一度令全球四成人口活在奉他的共產主義思想為圭臬的國度。父親是猶太人律師的馬克思,小時只是普通學生,大學時期開始思想激進,由於無法取得教職,他一直從事新聞工作,但先後被當時稱普魯士的德國、法國和比利時驅逐出境,移居英國後,生活多靠身為富二代的拍檔恩格斯接濟,直至1883年離世。
階級鬥爭驅動奪權
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合著的《共產黨宣言》,指人類歷史完全是由階級鬥爭驅動,全世界的工人無產階級將從資產階級統治者奪權。他1864年成立史稱「第一國際」的國際工人聯合組織,1867年在《資本論》第一冊指基於私利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靠剝削工人累積資本,必會因生產過剩爆發危機。
1911年蘇共革命成功後,共產國家版圖一度覆蓋全球四成人口,但1990年代蘇聯東歐集團崩潰後,現時將馬克思主義列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國家,只剩中國、越南、老撾和古巴四國,北韓雖行共產制度,但推行「主體思想」排斥馬克思主義。
英國廣播公司
階級鬥爭驅動奪權
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合著的《共產黨宣言》,指人類歷史完全是由階級鬥爭驅動,全世界的工人無產階級將從資產階級統治者奪權。他1864年成立史稱「第一國際」的國際工人聯合組織,1867年在《資本論》第一冊指基於私利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靠剝削工人累積資本,必會因生產過剩爆發危機。
1911年蘇共革命成功後,共產國家版圖一度覆蓋全球四成人口,但1990年代蘇聯東歐集團崩潰後,現時將馬克思主義列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國家,只剩中國、越南、老撾和古巴四國,北韓雖行共產制度,但推行「主體思想」排斥馬克思主義。
英國廣播公司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