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季盈利跌4% 回購規模縮滙控股價急插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05日 06:53
2018年05月05日 06:53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滙控(005)行政總裁范寧掌舵後公佈首份季績,經過3年精簡支出的大笨象,首季卻因業務投資遞增,經調整支出增長率大於收入增速,差距由去年的正數變負數,集團首季經調整稅前盈利按年倒退3%至60.33億元(美元,下同),遜預測,加上今年回購總額僅20億元,低於市場估計及過去兩年回購規模,股價在港英兩地插水。
記者:劉美儀
香港及亞太繼續是增長引擎,首季列賬稅前盈利各按年升22.7%及16.5%,連滙率換算及重大項目等因素的列賬稅前盈利,首季則跌4%至47.55億元。
范寧:投資英國令支出增
業績公佈後,下午開市股價即在港急跌逾2%穿76港元,尾市再破75港元關口,收報74.95港元,跌3.5%,創逾3星期以來低位,倫敦續在75港元以下徘徊。系內恒生銀行(011)亦受累,收報196.5港元跌2.1%。
滙控管理層重申乘着加息周期,有信心今年全年可維持收入增長率與支出增長率,相差最少約1個百分點正數目標,惟今年度股本回報率要達10%相若指標「不大可能」。
證券界對集團經多輪瘦身,換班後成本即彈升感意外。高盛謂滙控首季盈利表現與其預測相符,惟支出表現是最大落差,故將今年集團每股盈利增長輕微調低,維持「購入」建議及85港元目標價。
截至3月底,滙控普通股權一級比率為14.5%,與去年底持平,股本回報率7.5%。首季集團經調整支出增長8.2%,經調整收入只增2.5%,相差5.7個百分點。滙控即將展開20億元回購,是今年度唯一一次,第三、四季亦會再發行10億至15億元額外一級資本債。
去年及前年,集團曾進行25億及共30億元回購,新班子是否刻意淡化市場對回購期望?范寧強調在回購取態上依舊如一,「絕對無意與前任(歐智華)有分別」,首季支出上升是投資於英國按揭、經紀業務及資訊科技支援領域。
因新會計準則I-9,今年起以預期信貸損失反映,財務董事麥榮恩說,撥備支出可能較波動,但滙控會維持審慎提撥政策,目前信貸前景亦非常穩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