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上月討論加強規管人對人促銷電話,政府建議市民登記「拒收訊息登記冊」後,代表拒絕所有促銷電話,即使是市民使用有關服務或產品的公司「Warm Call」亦不可致電。建議引起客戶服務業極大迴響,憂慮此舉「殺錯良民」。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政府立法具一定阻嚇性,可減少市民被促銷電話滋擾。
記者:張文鈴
對於政府將Warm Call納入規管,香港客戶中心協會執行總監陳建年表示,目前市民覺得滋擾的電話主要來自俗稱Cold Call的隨機抽樣撥電,若一併規管Warm Call或為市民帶來不便,如影響商戶售後服務和續約電話等,「好似續約咁,如果下下等啲客打嚟續,變相客人等時間等耐咗,因為你唔知佢幾時打嚟」。
2.8萬員工恐受影響
他指本港現有約2.8萬人從事涉及電話銷售工作,料立法後對他們生計有影響。加上不少電話促銷公司(Call center)並非設於香港,反而設在境外,「因為成本比香港低啲」。他認為即使設立登記冊,由境外致電的Cold Call都不能禁止,政府亦承認海外電話難以監管,根本不能解決問題。他稱政府與其盲目推登記冊,倒不如對症下藥,要求所有從事電話促銷的公司登記遵守業務守則。
事實上,商經局過去五年收到涉及人對人促銷電話的查詢及投訴數字一直下跌,由2013年1,693宗降至去年480宗。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過去五年接獲與資料使用者未有依從資料當事人提出的拒收直銷訊息要求的相關投訴數字,亦由2013/14年度的289宗降至2017/18年度的89宗。陳指業界一直爭取將Cold Call和Warm Call分開處理,而香港銀行公會、香港通訊業聯會等已有自我監管機制,認為只要將機制優化,甚至加入認證予有關公司已足夠。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表示,「依家係部份行業,財仔、美容對自我監管唔work呀嘛,所以需要立法」,惟他認同政府應將Cold Call和Warm Call分開處理。現時不少促銷電話來自海外,但政府也稱對跨境電話難以執法,最終立法成效有多大?莫稱難以估計,但至少讓情況得以控制,「唔會好似冇王管,起碼減少啲,有阻嚇性」。
商經局指現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下已對有使用個人資料的促銷電話(Warm Call)作出規範及規管。根據條例,除非獲當事人同意,否則不能使用當事人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用途,包括以人對人電話作直接促銷。而當局建議設立的法定拒接來電登記冊,目的是讓不希望收到人對人電話促銷的市民,可透過登記而選擇拒收該類促銷電話。若公司已事先獲當事人同意,仍然可以向當事人打出促銷電話。
記者:張文鈴
對於政府將Warm Call納入規管,香港客戶中心協會執行總監陳建年表示,目前市民覺得滋擾的電話主要來自俗稱Cold Call的隨機抽樣撥電,若一併規管Warm Call或為市民帶來不便,如影響商戶售後服務和續約電話等,「好似續約咁,如果下下等啲客打嚟續,變相客人等時間等耐咗,因為你唔知佢幾時打嚟」。
2.8萬員工恐受影響
他指本港現有約2.8萬人從事涉及電話銷售工作,料立法後對他們生計有影響。加上不少電話促銷公司(Call center)並非設於香港,反而設在境外,「因為成本比香港低啲」。他認為即使設立登記冊,由境外致電的Cold Call都不能禁止,政府亦承認海外電話難以監管,根本不能解決問題。他稱政府與其盲目推登記冊,倒不如對症下藥,要求所有從事電話促銷的公司登記遵守業務守則。
事實上,商經局過去五年收到涉及人對人促銷電話的查詢及投訴數字一直下跌,由2013年1,693宗降至去年480宗。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過去五年接獲與資料使用者未有依從資料當事人提出的拒收直銷訊息要求的相關投訴數字,亦由2013/14年度的289宗降至2017/18年度的89宗。陳指業界一直爭取將Cold Call和Warm Call分開處理,而香港銀行公會、香港通訊業聯會等已有自我監管機制,認為只要將機制優化,甚至加入認證予有關公司已足夠。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表示,「依家係部份行業,財仔、美容對自我監管唔work呀嘛,所以需要立法」,惟他認同政府應將Cold Call和Warm Call分開處理。現時不少促銷電話來自海外,但政府也稱對跨境電話難以執法,最終立法成效有多大?莫稱難以估計,但至少讓情況得以控制,「唔會好似冇王管,起碼減少啲,有阻嚇性」。
商經局指現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下已對有使用個人資料的促銷電話(Warm Call)作出規範及規管。根據條例,除非獲當事人同意,否則不能使用當事人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用途,包括以人對人電話作直接促銷。而當局建議設立的法定拒接來電登記冊,目的是讓不希望收到人對人電話促銷的市民,可透過登記而選擇拒收該類促銷電話。若公司已事先獲當事人同意,仍然可以向當事人打出促銷電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