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同股不同權 小米搶閘申上市擬集資百億美元 或成4年來全球最大IPO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04日 06:35
2018年05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港交所上月30日接受同股不同權上市申請後,內地手機商小米隨即搶閘,昨日正式遞交上市(IPO)申請。市場預計小米估值至少700億美元,料公司上市集資至少100億美元,或成為2014年以來全球最大IPO,也是港股自2010年友邦上市以來最大型新股。
記者:黃尹華 莫亦熙
為保創辦人的控制權不被攤薄,科技公司通常採用同股不同權結構,過往一般只能在美國上市。小米初步招股書披露,公司股權分為A股及B股,其中6.69億股的A股只佔總股份32%,每股有10票投票權;佔總股份68%的B股,每股有1票投票權。
董事長雷軍握半數投票權
A股只為董事長雷軍和總裁林斌兩人持有,分別持有4.29億股和2.4億股,兩人的總持股比例分別為31.41%和13.33%,投票權未見披露。內地傳媒指出,在雙重股權制度下,雷軍的投票權約50%,擁有絕對控制權。
小米由雷軍在2010年創辦,憑藉低價策略迅速崛起,去年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商,僅次於蘋果、三星及華為。招股書披露,去年小米智能手機平均售價只為881.3元(人民幣,下同),遠遠低過其他品牌。
雷軍在招股書刊登《董事長的公開信》表示,將堅持低價策略,今年起硬件綜合利潤率不能高過5%,如超出將回饋用戶。去年小米收入達1,146億元,比前年增67%;其中海外收入激增250%達320.8億元,主要來自印度市場。小米稱其手機在印度市場佔有率排第一。去年營運利潤達122億元,按年增222%,但受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影響,賬面錄438.9億元虧損,該項目實為反映之前所發的優先股估值上升,對公司營運沒影響;如扣除該項及其他會計處理,其真實調整利潤為53.6億元,按年增183%。
專家指83倍PE太貴
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洪灝認為,小米估值過高,可能市場很難消化;如按700億美元估值計,對比去年的53.6億元利潤,市盈率將高達83倍,高過騰訊及其他大部份科技公司。
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表示,若小米招股反應佳,投資者「都抽得過嘅,博一兩日,十幾、二十巴仙(升幅)都畀到啩」。但羅尚沛強調,小米業務靠「抄抄埋埋起家」,不算過於特別,而且手機業務亦無法引領市場氣氛,加上估值較貴,所以他中長線對小米沒太大投資興趣。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則認為,作為首家申請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公司,小米勢成市場焦點,相信招股反應將十分理想。但他提醒,小米屬同股不同權架構,投資者要留意小米往後在具體決策上,「會唔會有一啲明顯地對小股東唔公平嘅方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