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有傳媒日前引述消息報道,教育局將檢討高中通識科的考評機制,有機會由現時七級評分簡化成合格、不合格兩級,甚至將通識剔出必修,方案將交「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討論。本報獲悉,檢討小組疑「食死貓」,至今無收過當局任何通識改革方案,而小組職權亦非檢視個別學科,而是檢討整個學制,即使檢討過程、最終報告觸及通識,亦將是方向性建議。
據悉,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自去年11月成立、12月舉行首次會議,之後每月開會,首要是釐清討論事項的範圍、優次等,例如現在暫定「由上而下」討論,即由高中課程起步、逐步向下延伸至初中、小學課程。
消息指,檢討小組對於討論事項具有自由度及主導權,並非「教育局要小組傾咩就傾咩」,很多時候都是委員要求,教育局才應要求派有關官員或專家講解。
檢討學制 非針對個別科目
消息指,檢討小組成員背景不一,除了兩名退休中學校長,還包括大專學者、辦學團體高層及商界人士,「每個人對於個別教育政策嘅認知未必一致,要有效討論,最少要令每個人對事件認知去到相若水平,依家都仲停留喺聽取政策現況階段,有乜可能短期內深入傾一個科嘅事?」
據了解,小組預料在明年底向教育局提交的報告,當中不會提出極具體建議,例如「某學科應按照某方案改變評核機制」,而是在會見、諮詢持份者並充份討論後,針對整個學制作出全面、方向性建議。
翻查資料,退休校長陳黃麗娟及商界代表倪以理,都是由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牽頭成立的「教育2.1」智庫成員,「教育2.1」曾建議通識科文憑試評級由現時1至5**級的七級評分,簡化成合格與不合格。消息人士認為小組成員普遍態度中立,「就算最終建議牽涉到通識科,教育局都必須再尋求課程發展議會意見,同埋做公眾諮詢,唔會跳過呢啲程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出席答問大會,形容通識科改革的爭議是有人「無的放矢」,又稱留意到近日教育界「無風起浪」,「可能有人覺得教育界近日太平靜,所以要引入一啲議題。」
■記者周 婷
據悉,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自去年11月成立、12月舉行首次會議,之後每月開會,首要是釐清討論事項的範圍、優次等,例如現在暫定「由上而下」討論,即由高中課程起步、逐步向下延伸至初中、小學課程。
消息指,檢討小組對於討論事項具有自由度及主導權,並非「教育局要小組傾咩就傾咩」,很多時候都是委員要求,教育局才應要求派有關官員或專家講解。
檢討學制 非針對個別科目
消息指,檢討小組成員背景不一,除了兩名退休中學校長,還包括大專學者、辦學團體高層及商界人士,「每個人對於個別教育政策嘅認知未必一致,要有效討論,最少要令每個人對事件認知去到相若水平,依家都仲停留喺聽取政策現況階段,有乜可能短期內深入傾一個科嘅事?」
據了解,小組預料在明年底向教育局提交的報告,當中不會提出極具體建議,例如「某學科應按照某方案改變評核機制」,而是在會見、諮詢持份者並充份討論後,針對整個學制作出全面、方向性建議。
翻查資料,退休校長陳黃麗娟及商界代表倪以理,都是由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牽頭成立的「教育2.1」智庫成員,「教育2.1」曾建議通識科文憑試評級由現時1至5**級的七級評分,簡化成合格與不合格。消息人士認為小組成員普遍態度中立,「就算最終建議牽涉到通識科,教育局都必須再尋求課程發展議會意見,同埋做公眾諮詢,唔會跳過呢啲程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出席答問大會,形容通識科改革的爭議是有人「無的放矢」,又稱留意到近日教育界「無風起浪」,「可能有人覺得教育界近日太平靜,所以要引入一啲議題。」
■記者周 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