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受惠港元弱勢 首季銷貨額1,299億港零售重回2013年高位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04日 18:23
2018年05月04日 18:23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本港3月份總零售銷貨額按年升11.4%至398億元,首季總額達1,299億元,重回2013年零售高峰期水平。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表示,現時內地客消費模式由個人消費主導,趨勢較以前依賴豪客送禮文化健康,受惠港元弱勢吸引旅客消費者,料今年總銷售額有望達5,000億元。
記者:邱曉欣
今年首季訪港旅客按年升9.6%至1,561萬人次,首季升幅為七年來最大,其中內地旅客人次按年升12.6%。3月多個零售類別銷售額錄得雙位數增長,其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按年升23.1%,首季累升21.7%,兩者升幅均為各類別中最大;衣物、鞋類及有關製品3月銷售按年亦升11.6%,藥物及化妝品升16.5%,百貨公司亦升17.7%。
內地客趨向個人消費
鄭偉雄表示,人民幣近月持續強勢刺激內地客來港消費,首季銷售總額達1,299億元,已超越2013年首季的1,293億元,認為業界「重回零售高峰期」。
問及現時高峰期與2013年至2015年間有何分別,鄭偉雄認為,早年香港零售主要受內地豪客送禮的大額消費帶動,但今時今日來港購物的內地客大多是個人消費,購物自用為主,形容為「可持續的消費模式」(sustainable spending),相比早年更能平穩增長,料今年全年總銷售額有望達5,000億元。
九置旗下商場表現佳
九置(1997)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昨日出席活動時亦表示,受惠港元匯率較弱,吸引外來消費者來港消費,香港今年首季零售蓬勃,旗下商場表現理想,其中時代廣場零售增長按年升逾兩成,海港城更升逾三成,跑贏香港整體零售增長。他續指,若港元持續偏弱,將有利本港零售表現,但強調匯率隨時變,不敢預測今年其他日子的零售表現。九置昨日跌2.4%,報56.6元。
綜合零售協會會員意見,零售商4月銷售按年錄中單至中雙位數增長,惟鄭偉雄提醒,收入回升不代表企業盈利能力增加。「做番topline(收入),賺錢未必賺得好咗」,他解釋,現今內地客變得精明,不再「有錢就掃」,零售商不敢貿然開價,另一方面,零售商經營成本,包括人工、租金等持續上漲,毛利率仍然受壓,預期雖然收入回升,但盈利水平難返昔日高峰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