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很高興可以與各位《蘋果》讀者見面,先介紹一下自己,我本身是兒科及社會醫學專科醫生,年輕時讀過基督教靈實協會創辦人司務道教士的傳記,被她無私愛護病人的精神感動,繼而加入靈實,一做就廿五年,累積了一些管理醫療及社會服務的經驗,近年開始參與安老事務委員會、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及行政會議等公職,希望服務市民,特別是長者。
在《醫社相依》專欄,我會跟讀者從宏觀的角度探討一下醫療事務和醫社合作。我雖然是一名醫生,受醫學專科培訓,但同時我也曾擔任區議員、參與過健康城市的工作,因此我希望與讀者一起宏觀地探討城市人的健康,塑造一個與時並進的香港醫療體系。傳統地,醫護都是非常專業的職系,着重治療。隨着醫學不斷發展,醫療變得越來越複雜,且越來越專業。但還原基本步,醫療的初衷是發揮人類身體的潛能,使我們無論處於人生哪個階段,都活在最佳狀態。
香港是個長壽的城市,很多人希望健康,活得健康,老得健康,但如何達致這目標,就很多人都未必會花時間思考。醫療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因為人口老化,很多長者都患有一種或以上慢性病。慢性病不限於高血壓、糖尿病等,隨着醫學進步,癌症都已經發展成為慢性病。慢性病彷彿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要長壽、活得健康,過優質生活,就一定要發展基層醫療系統,幫助長者面對慢性病,切合他們日常的需要。為了行政便利,醫療、長期護理和社會福利長久以來被割裂,但要安老,活得好,就不能只講疾病治療,而是要整合各類型的服務。期待日後的專欄可以與讀者多以例子,深入淺出,探討醫社議題,一起改革傳統醫療系統。
撰文︰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醫生
隔周三刊出
在《醫社相依》專欄,我會跟讀者從宏觀的角度探討一下醫療事務和醫社合作。我雖然是一名醫生,受醫學專科培訓,但同時我也曾擔任區議員、參與過健康城市的工作,因此我希望與讀者一起宏觀地探討城市人的健康,塑造一個與時並進的香港醫療體系。傳統地,醫護都是非常專業的職系,着重治療。隨着醫學不斷發展,醫療變得越來越複雜,且越來越專業。但還原基本步,醫療的初衷是發揮人類身體的潛能,使我們無論處於人生哪個階段,都活在最佳狀態。
香港是個長壽的城市,很多人希望健康,活得健康,老得健康,但如何達致這目標,就很多人都未必會花時間思考。醫療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因為人口老化,很多長者都患有一種或以上慢性病。慢性病不限於高血壓、糖尿病等,隨着醫學進步,癌症都已經發展成為慢性病。慢性病彷彿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要長壽、活得健康,過優質生活,就一定要發展基層醫療系統,幫助長者面對慢性病,切合他們日常的需要。為了行政便利,醫療、長期護理和社會福利長久以來被割裂,但要安老,活得好,就不能只講疾病治療,而是要整合各類型的服務。期待日後的專欄可以與讀者多以例子,深入淺出,探討醫社議題,一起改革傳統醫療系統。
撰文︰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醫生
隔周三刊出
回應 (0)